杂文集,一卷。出劫:逃出劫难。崇祯末年,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进入胶东后,作者携老母孤侄由山中入海,漂泊了一段时间。当地老百姓则在农民军“均田”的号令下,夺取了地主的田产。作者文中曾描绘:“予远逃海中,巨宅膏田,一无主人,任其侵占而谁何,故前此所积,不可问矣。”在作者举家外逃时,其田产即被当地老百姓索占,即作者所谓的劫难。事平后,追述外逃经过,故名《出劫纪略》。原稿本藏北京图书馆,另有清初刻本。
-
苏轼集
《苏轼集》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
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选编。所选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之作为主;其前选入战国、秦汉的部分作品,其后选入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的作品,中间选入少数元结、李翱、张载、晁补之的作品。魏晋六朝之作,只在辞赋类中选晋代张华、刘伶、陶渊明、鲍照的赋各1篇,潘岳的赋3篇,在颂赞类中选晋袁宏的赞1篇。全书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13类,文约700篇,合为74卷。卷首《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和源流。书成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是代表“桐城派”散文观点的一部选本,曾颇流行。
-
牧斋初学集
《初学集》又称《牧斋初学集》,是明末清初钱谦益创作的作品集。凡一百一十卷,其中诗二十卷、文八十卷;又《太祖实录辩证》五卷、《读杜小笺》三卷、《读杜笺》二卷,(两集皆作者亲自编定),是其书体例异于一般诗文集处。该集由钱之门人瞿式耜刻成于明崇祯十六年癸未九月。诗集别有钱曾的《初学集笺注》二十卷,刻于清初,与瞿本略有出入,词句也互有异同,后有翻刻本。乾隆时书遭禁毁,清末宣统二年,邃汉斋始以明瞿刻本与笺注本两相对勘,作了校订,并加按语,合两本为一,以铅字排印。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初学集》,列入《四部丛刊》。
-
遗山文集
遗山文集,又名《遗山集》、《遗山先生文集》,是元好问诗文集。最初由严忠杰在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编录成集,张德辉类次,前有李治、徐世隆二序,后有杜仁杰、王鹗二跋,诗文共四十卷。元刻中统本《遗山先生文集》收诗1280首,编为十四卷,只分体不编年。
-
竹斋集
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竹斋集》包括:七言律诗、金陵怀古、建康层楼、别金陵、遇昭瑞宫次韵二首、悼达兼善平章、寄天台丁仲容、发古塘、徐竹隐、听秋轩、送边伯京之闽、漫兴三首、寄东邻唐彦常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