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 佛教经典 华严纲要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九

华严纲要 澄观 9348 2023-04-21 16:51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第七等随一切众生回向。长行亦二。先位行。後位果。初中牒起释名者。谓以善根等心顺益故。等即平等。通於能所。所顺众生无相平等。能随顺心智照平等。此从回向受名。等即随顺。故本业云以观察善恶父母无二相。一合相故。名随顺观察一切众生回向。有云善恶即冤亲。此二平等。俱生法身皆名父母。善父母者方便般若也。恶父母者无明贪爱也。不灭痴爱起於明脱。故无二相。智契无二名一合相。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随所积集一切善根。所谓小善根。大善根。广善根。多善根。无量善根。种种善根。微尘数善根。阿僧只善根。无边际善根。不可思善根。不可量善根。佛境界善根。法境界善根。僧境界善根。善知识境界善根。一切众生境界善根。方便善巧境界善根。修诸善心境界善根。内境界善根。外境界善根。无边助道法境界善根。勤修一切舍善根。立胜志究竟持净戒善根。一切舍无不受堪忍善根。常精进心无退善根。以大方便入无量三昧善根。以智慧善观察善根。知一切众生心行差别善根。集无边功德善根。勤修习菩萨业行善根。普覆育一切世间善根。佛子。菩萨摩诃萨於此善根修行安住。趣入摄受。积集办具悟解心净。开示发起时。得堪忍心闭恶趣门。善摄诸根威仪具足。远离颠倒正行圆满。堪为一切诸佛法器。能作众生福德良田。为佛所念。长佛善根。住诸佛愿。行诸佛业。心得自在等三世佛。趣佛道场入如来力。具佛色相超诸世间。不乐生天。不贪富乐。不着诸行。一切善根悉以回向。为诸众生功德之藏。住究竟道普覆一切。於虗妄道中拔出众生。令其安住一切善法。徧诸境界无断无尽。开一切智菩提之门。建立智幢严净大道。普能示现一切世间令除垢染。心善调伏生如来家。净佛种性功德具足。作大福田为世所依。安立众生咸令清净。常勤修习一切善根。

  第二广释中大文分二。先明回向。後佛子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回向之时下辨所成益。初中亦二。先辨所回善根。後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净志下摄将回向。前所回中复二。先正修善根。後佛子菩萨摩诃萨於此善下因修成德。亦可前是体後明行用。前中有三十一句。分为三段。初随所积集下十一句明善根分齐。次佛境界善根下十句明善所依缘。後勤修一切舍善根下十句明善根体性。前十一一该後二十。思之自显。次明因修成德。初佛子菩萨摩诃萨於此善根下先牒已修。文有十句。次得堪忍下五行经正显成德。中先明自利德。文有十对。次为诸众生功德之藏下五行余经。明利他德。

  佛子。菩萨摩诃萨心净志愿菩提心力。修诸善根时。作是念言。此诸善根是菩提心之所积集。是菩提心之所思惟。是菩提心之所发起。是菩提心之所志乐。是菩提心之所增益。皆为怜愍一切众生。皆为趣求一切种智。皆为成就如来十力。作是念时善根增进永不退转。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愿我以此善根果报尽未来劫修菩萨行。悉以专施一切众生。悉以回向一切众生普徧无余。愿令阿僧只世界珍宝充满。阿僧只世界衣服充满。阿僧祗世界妙香充满。阿僧只世界庄严具充满。阿僧只世界无量摩尼宝充满。阿僧只世界妙华充满。阿僧只世界上味充满。阿僧只世界财货充满。阿僧只世界牀座充满。盖以宝帐。敷以妙衣。阿僧只世界种种庄严宝冠充满。假使一人尽未来劫常来求索。以此等物而惠施之。未曾厌倦而有休息。如於一人於一切众生悉亦如是。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无虗伪心。无希望心。无名誉心。无中悔心。无热恼心。但发专求一切智道心。一切悉舍心。哀愍众生心。教化成熟心。皆令安住一切智智心。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尽未来劫常行惠施。住一切智智心。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为一众生故。欲令阿僧只世界宝象充满。七支具足。性极调顺。上立金幢。金网弥覆。种种妙宝而为庄严。以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宝马充满。如龙马王。种种众宝庄严之具而严饰之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妓女充满悉能敷奏种种妙音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男女充满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己身充满发菩提心而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己头充满。起不放逸心而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己眼充满而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己身血肉及以骨髓。充满其中心无顾恋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自在王位充满其中持用布施。愿令阿僧只世界奴仆作使充满其中持用布施。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种种诸物。尽未来劫安住广大一切施心施一众生。如一众生。尽众生界一切众生皆如是施。佛子。菩萨摩诃萨於一世界尽未来劫修菩萨行。以是等物施一众生。如是给施一切众生皆令满足。如於一世界。於尽虗空徧法界一切世界中悉亦如是。大悲普覆终无间息。普加哀愍。随其所须供给供养。不令施行遇缘而息乃至不於一弹指顷生疲倦心。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生於此心。所谓无着心。无缚心。解脱心。大力心。甚深心。善摄心。无执心。无寿者心。善调伏心。不散乱心。不妄计心。具种种宝性心。不求果报心。了达一切法心。住大回向心。善决诸义心。令一切众生住无上智心。生大法光明心。入一切智智心。

  第二摄将回向中初五行经。明念修善根本因法应回向。次将回向中大文分三。初向众生及向菩提。後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着业下明向实际。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普施世间下总结三种回向。初中回己善愿成资具以施众生。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愿我以此善根下两行余经。先总显要期。次彰施行。先愿成外施。文有四段。初云愿令阿僧只世界珍宝下五行余经。显广大施。各僧只故。次云假使一人尽未来劫下两行经。辩施无限。长时多田随求无厌故。三佛子如是施时下三行经。明施殊胜。离过顺理故。四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下一行余经。结成二行。谓由回向行以成施行。

  上成外施。下文愿成内施。文有四段。初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下有十二行经。明对一田。显施广大。谓一切众生即施多事。各僧只故。二菩萨以如是等下以一例余。彰施无限。三佛子菩萨於一世界下举处例处。总收其义。有六无限。一物。二时。三心。四田。五施。六处。大悲下结成所作。该六无限。四佛子菩萨如是施时下五行经。显施殊胜离过成德。有二十心。初一牒前起後。次所为下正显。一十九心具七殊胜檀度行成。谓初六心即巧便殊胜。次五心即清净殊胜。次有三心即安住殊胜。次有二心即回向殊胜。次有一心。即意乐殊胜。谓悲愍一切故。後之二心即依止殊胜。依菩提心故。

  上回己善愿成资具已竟。

  下文第二回此令众具足财法。

  

  第二回上施行愿令众生具足财法。大文分三段。初慈悲回向。二又劝众生下劝物回向。三又以诸善根如是回向下究竟回向。今初。云佛子菩萨以积集善根下正明回向。先总标。所谓下别显十愿。初一丰财。以财施故。余皆具法。积善本故。次佛子菩萨如是回向时下明回向所为。先标牒。次随义别显。中总有一百一十句。文分为二。前七十二句令成行布。修因至果。後三十八句令成圆融。因圆果满。此二无碍。为回向意。亦前是自分。後为胜进。前行布中文分六段。初为令一切众生下十四行经。有二十一句。为令修善趣贤首位中行。然纯明施行。末云摄如来智施行者。照三轮空。离诸分别。同菩提故。二为令一切善根下十句。成种性位中修行。种性即十住位。三为令一切众生下有十句。令成解行位中修行。第十云无量者四等也。解行发心在於十行。发回向心故。四为令一切众生成就清净下十句。令成十地位中修十度行。五为令一切众生身口意业下十句。令成等觉位中修行。故皆有普言。六为令一切众生具诸相好下十一句。令成佛果位中行。六十种音者疏说六十四音。以声有八转。谓体业具为从属於呼是为八转声各具德。所谓调和。柔软。谛了。易解。无错谬。无雌小。广大。深远。八八则有六十四种。第二为令一切众生悉能往诣下三十八句。明圆融行。因圆果满。文分为四。初十句令众生於种性位中因行圆满。二为令一切众生了达正法下十句。令解行位中因圆果满。二云大方田者。谓於其中种少善根。能坏大惑故。三从悉能具足一切菩萨清净心下八句。令十地位中因行圆满。四从令得一切智成等正觉下十句。令成佛果圆满。下文第三结其成益。初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悲愍下结前生後。次云咸令清净下别显益相。文有十三句。显二种生。摄一切德。初之三句显胜妙生。二句为因。一句为果。清净者。戒受人天身。离悋者。施有大财位。人天财位即胜妙生。有大威德。後之十句显功德生。功德生者。即决定胜道。有人天中具大财位。无信解等。非功德生。

  上慈悲回向竟。下文又劝众生令其修习下二劝物回向。中先令悲智双行而成回向。次为令下明回向意。文有六句。三又以诸善根如是回向下究竟回向。已上大文初回向众生菩提竟。

  下大文第二佛子如是回向时下回向实际。先牒前随相。次不着下正显离相。文有十句五对。不着一切法者。了法空故。不着无一切法者。空亦空故。大文第三佛子菩萨如是回向时下总结三种回向。近仍前起。谓上离相不碍随相。远结上文。普施世间即回向众生。愿生成佛即回向菩提。得清净下即回向实际。成就三世佛种。即总结三种回向之能。

  上总前文通明广释中初明回向竟。

  下大文第二辨成益。即此回向行所成广大之德。文分四段。初佛子菩萨修行如是回向之时下十四行经。明成因位广大之德。二佛子菩萨如是修习下果位清净德。三佛子菩萨如是回向下明会违自在德。四佛子菩萨如是回向时得业平等下明相尽平等德。前二段即随相益。後二段即离相益。今初。文中先牒成益之时。显正修行时。即成此益。次超出下正显。文有十二句。初二句总。次十句别显。次佛子菩萨如是修习下明果位清净德。先牒现况当。谓前因德尚尔无尽。况当成果德。岂可量耶。次一切佛刹平等下十句。悬解当相。谓成果之状略举此十。前六果相圆备。後四举因显果。谓此果满由因圆故。第三佛子菩萨如是回向时下会违自在德。初结前生後。此结有二意。一结果德。果德无边。上言不尽。故云一切功德清净。二通结因果以随相益竟。欲明得随相益即有离相。故总结云。得一切功德。乃至圆满庄严。由此故有不违等也。次正显会违有四。初法法无违中文有三节。初如是回向时众生不违一切刹等。有十一对。初六对显事事无违。次法性不违下二对。显事理无违。三刹平等不违下三对。理理无违。上三法法相望无违。次云过去不违未来下一行半经。明世世无违。三世平等下约世法无违。四菩萨行不违下约因果无违。四相尽平等德。文有二节。初佛子菩萨如是回向时得业平等。初得离相平等益。次承事一切诸佛下明得不坏诸相益。上广释已竟。

  下依释结名。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前来通明位行已竟。

  下明位果。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回向则能摧灭一切魔怨。拔诸欲刺。得出离乐。住无二性。具大威德救护众生。为功德王神足无碍。往一切刹入寂灭处。具一切身成菩萨行。於诸行愿心得自在。分别了知一切诸法。悉能徧生一切佛刹。得无碍耳闻一切刹所有音声。得净慧眼见一切佛未甞暂舍。於一切境界成就善根心无高下。於一切法得无所得。菩萨摩诃萨以一切善根等随顺一切众生如是回向。

  大文第二辨位果。与益异者。成益约於位中。得果就其位满。有二十一句。初一牒前。後一总结。中间十九句摄为九果。一断染果。降魔冤谓止恶缘。拔欲刺断恶因也。二证入果。得出离乐正证。住无二性证因。三益生果。具大威德即护生之因。四内外超胜果。谓内德外用。五往一切下寂用无碍果。六具一切下行愿广大果。七分别下智通殊胜果。八得无碍下见闻自在果。九於一切境下修行具足果。初成就。後无得。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菩萨所作诸功德微妙广大甚深远乃至一念而修行悉能回向无边际菩萨所有资生具种种丰盈无限亿香象宝马以驾车衣服珍财悉殊妙或以头目并手足或持身肉及骨髓悉徧十方无量刹普施一切令充徧无量劫中所修习一切功德尽回向为欲救度诸羣生其心必竟不退转菩萨为度众生故常修最胜回向业普令三界得安乐悉使当成无上果菩萨普兴平等愿随其所集清净业悉以回施诸羣生如是大誓终无舍菩萨愿力无限碍一切世间咸摄受如是回向诸羣生未曾暂舍分别心普愿众生智明了布施持戒悉清净精进修行不懈废如是大誓无休息菩萨回向到彼岸普开清净妙法门智慧同於两足尊分别实义得究竟菩萨言词已通达种种智慧亦如是说法如理无障碍而於其中心不着常於诸法不作二亦复不作於不二於二不二并皆离知其悉是语言道知诸世间悉平等莫非心语一切业众生幻化无有实所有果报从兹起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若灭於业彼皆尽菩萨观察诸世间身口意业悉平等亦令众生住平等犹如无等大圣尊菩萨善业悉回向普令众生色清净福德方便皆具足同於无上调御士菩萨利益诸羣生功德大海尽回向愿使威光特超世得成勇猛大力身凡所修习诸功德愿使世间普清净诸佛清净无伦匹众生清净亦如是菩萨於义得善巧能知诸佛最胜法以众善巧等回向愿令庶品同如来菩萨了知诸法空一切世间无所有无有造作及作者众生业报亦不失诸法寂灭非寂灭远离此二分别心知诸分别是世见入於正位分别尽如是真实诸佛子从於如来法化身彼能如是善回向世间疑惑悉除灭

  第二重颂有二十一偈。分三。初十一偈颂回向。次九偈颂成益。後一偈结赞。初中分二。初半偈颂所回善根。余颂摄将回向。於中分三。初三偈半颂回己修善愿成资具以施众生。次菩萨为度下五偈颂复回此施愿令众生具足法财。三菩萨言词下二偈颂回向实际。二知诸世间下颂成益。中三。初二偈颂因德广大。次菩萨观察下五颂果德清净。後菩萨了知下二偈颂相尽平等。後如是下三偈颂结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