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是南宋诗论家严羽创作的诗歌理论著作,大约在绍定(1228—1233)前、至迟在淳祐(1241—1252)前成书。《沧浪诗话》对古代诗歌的流变,尤其是唐诗和宋诗,作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提出了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诗歌创作的特殊性,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形象思维和富于情感等特点,直接影响到后来的“格调派”“性灵派”“神韵派”等诗派。后世的一些文学理论家如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都在借鉴其理论思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
姜斋诗话
姜斋诗话二卷 清王夫之撰。《姜斋诗话》是王夫之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理论价值。文章从艺术形象、艺术真实、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四个方面概括船山诗论的理论内涵,指出其艺术理论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
-
柯亭词论
《柯亭词论》词评论,一卷。近人蔡嵩云撰。蔡嵩云,浙江绍兴人。性嗜词学,作词多取则于《词源》和《乐府指迷》,号“柯亭词人”。
-
扪虱新话
《扪虱新话》,作者南宋陈善(生卒年不详)。《扪虱新话》两集八卷,二百条。《扪虱新话》以“气韵”论诗,称:“文章以气韵为主,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气韵”,亦即书中所谓陶渊明之“天成”、李白之“神气”、杜甫之“意度”、韩愈之“风韵”、苏轼之“海上风涛之气”,要皆诗人“逸思妙想所寓”,而“非绳墨度数所能束缚”,并须“题外立意”,含蓄隽永。陈善所论偏于创作主体之审美意识,耽于“格高”、“韵胜”之“古人旨趣”,出尘绝俗,失诸超脱。但以“自然”评诗,于艺术规律多有所得。如郑玄注《毛诗》“牵合”《周礼》,沈括谓杜诗“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咏古柏,嫌“太细长”,陈善皆以为“束缚太过”,失却“诗人之意”,为论诗之一“癖”。论王维雪里芭蕉、渡水罗汉等画,“玩意笔墨之外”,可通于诗;又言“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竹外一枝斜更好”等句,足以入画。言诗画皆以意境胜,其见颇可取。
-
风月堂诗话
南宋朱弁(?-1144)著。《风月堂诗话》二卷,为朱弁使金被拘时所作。绍兴十年(1140)作序云:“予复以使事羁绊漯河,阅历星纪,追思曩游风月之谈,十仅省四五,乃纂次为二卷,号《风月堂诗话》。”《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度宗时始传至江左,故晁、陈二家皆不著录。”
-
白雨斋词话
《白雨斋词话》 ,古代中国词学专著。清代陈廷焯撰。陈廷焯(1853~1892年),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举人。少好为诗,宗奉杜甫。30岁左右,始专心治词10年。他的词作传世不广,但感情沉厚,不背风骚之旨。著有《白雨斋词话》、《白雨斋词存》、《白雨斋诗抄》等。又曾选《词则》24卷,23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