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Saddharma -smr!ty-upastha^na-su^tra 。凡七十卷。北魏般若流支译。音译萨怛啰麻悉麻啰地乌婆萨怛拏拏麻苏怛啰。又作正法念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起于外道以身口意三业诸问题质问新出家之比丘,世尊乃对此广说‘正法念处法门’,阐明三界六道之因果关系。亦即依十善业道品、生死品、地狱品、饿鬼品、畜生品、观天品、身念处品等次第,观六道生死之因果而详说厌离之道。该经思想系以比丘修道为主,虽属小乘范畴,然构思雄奇,笔致奔放,时时显露大乘思想之端倪。尤其对六道轮回之因果关系,有极正确与周密之描述。
搜神记(道藏本)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徐仙翰藻
吕祖志
郭店楚墓竹简
元朝秘史
昭君艳史演义
西施艳史演义
台战演义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续传灯录目录
禅苑蒙求拾遗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因师集贤录
请益录
依楞严究竟事忏
云栖净土汇语
证道歌注
释氏蒙求
八识规矩论义
莲邦诗选
金刚经灵验传
道典论
急救仙方[道藏本]
太平经钞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净土证心集
表无表章栖玩记
金刚錍论释文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四教仪备释
律宗新学名句
万法归心录
随缘集
清珠集
莲修必读
净土绀珠
上清大洞真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太上三洞神咒
赤松子章历
太上洞渊神咒经
灵宝玉鉴
道德真经解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法界安立图
禅门诸祖师偈颂
释迦如来行迹颂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
无上内秘真藏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道法会元
台宗精英集
释迦如来应化录
角虎集
径石滴乳集
禅林备用清规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拈八方珠玉集
唯识开蒙问答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观佛三昧海经
佛名经(十二卷)
华手经
诸法集要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贤劫经
入楞伽经
月灯三昧经
菩萨璎珞经
正法念处经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
净土资粮全集
正源略集
律苑事规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不退转法轮经
宝云经
般泥洹经
阿差末菩萨经
金刚经
混元八景真经
还丹肘后诀
书法三昧
搜玉小集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太上六壬明监符阴经
仪礼
《贞陵遗事》《续贞陵遗事》辑佚
大金吊伐录
竹书纪年
九章算经
孔子诗论
周髀算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上洞心丹经诀
续佛祖统纪
老子像名经
养生秘录
上清佩符文诀
修炼大丹要旨
教观撮要论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金刚经科仪
抱朴子神仙金汋经
女青鬼律
太清金液神气经
法海遗珠
无上秘要
玄天上帝启圣录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诸家神品丹法
庾道集
摩尼教下部赞
老子化胡经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六壬论命秘要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
古三坟
貂蝉艳史演义
绣像红灯记
佛说佛名经(三十卷)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孙子集注
无明罗刹集
序跋集萃
经义模范
草庐经略
金刚三昧经
大方广十轮经
六壬大全
御定六壬直指
方广大庄严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菩萨本行经
呼家将
守宫砂
杀子报
绿牡丹
龙凤再生缘
聚仙亭
别译杂阿含经
鬼神传
红风传
八美图
野老书
痴人福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林公案
大明奇侠传
魏阉全传
说唐三传
狄公案
施公案
-
瑜伽师地论
亦称《十七地论》《瑜伽论》。称弥勒述,无著记,唐玄奘译。一百卷。为传说弥勒菩萨授予无著的五大论中最根本者。依瑜伽师修习的次第,论述大乘基本义理,论述禅观及修行果位尤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根本论书。相传弥勒口述,无著记录。有梵文本。中译本有唐代玄奘译,100卷。玄奘前还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10卷,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9卷,陈代真谛译《十七地论》5卷(已散失, 尚存与玄奘本《摄决择分》相同的《决定藏论》3卷)等5个不同节译本行世。中译藏文全译本仍存。古印度最胜子、德光等人对此论作过注疏,有中译汉、藏文2种译本。收入汉、藏文2种《藏经》。分本地、摄抉择、摄释、摄异门、摄事五分。为瑜伽行派和法相宗所依的根本论典。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
《八十华严》,唐实叉难陀译,又称“新华严”或“唐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华严宗根本经典。《华严经》是释迦牟尼成道后之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自内证法门,内容记述佛陀之因行果德,开显出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
金刚经
《金刚经》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 一部佛经。属般若类经典,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喻坚固,这部佛经的名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以金刚坚固之志和大智慧之心乘度彼岸”。《金刚经》为佛弟子阿难记述,如所有佛经一样,以 “如是我闻” 这句套语开篇,然后记录了释迦牟尼世尊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与长者须菩提的答问。释迦牟尼以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的三段论式,阐发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者则是非相” 的“性空幻有” 的基本观念,说明般若 (智慧) 就是不著事相 (无相),不生留恋 (不住)。卷末有四句偈文,为全经点睛之笔: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 “有为法”,据注家说,就是 “凡有所为者皆是,上自天地造化,下至人之所为,皆 ‘有为法’。” 《金刚经》有六种译本,最早由鸠摩罗什译成汉文,后来真谛、玄奘、义净等翻译名家都曾重译过,但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由于篇幅简约 (全经仅五千二百余字),述义深刻,文字通俗,所以流传颇广。禅宗五祖弘忍传教就以 《金刚经》为主,常劝僧俗持诵,说是这样 “即得见性,直了成佛”。六祖慧能是文盲,不识一字,但偶然听见别人念诵 《金刚经》,就豁然感悟,后遂以 《金刚经》作为禅宗的法宝。历代为其作注者不下百家,包括唐玄宗、明太祖、明成祖等帝王,堪成佛经之最。
作品章节
- 第一卷 03-20 第二卷 03-20 第三卷 03-20
- 第四卷 03-20 第五卷 03-20 第六卷 03-20
- 第七卷 03-20 第八卷 03-20 第九卷 03-20
- 第十卷 03-20 第十一卷 03-20 第十二卷 03-20
- 第十三卷 03-20 第十四卷 03-20 第十五卷 03-20
- 第十六卷 03-20 第十七卷 03-20 第十八卷 03-20
- 第十九卷 03-20 第二十卷 03-20 第二十一卷 03-20
- 第二十二卷 03-20 第二十三卷 03-20 第二十四卷 03-20
- 第二十六卷 03-20 第二十七卷 03-20 第二十八卷 03-20
- 第二十九卷 03-20 第三十卷 03-20 第三十一卷 03-20
- 第三十二卷 03-20 第三十三卷 03-20 第三十四卷 03-20
- 第三十五卷 03-20 第三十六卷 03-20 第三十七卷 03-20
- 第三十八卷 03-20 第三十九卷 03-20 第四十卷 03-20
- 第四十一卷 03-20 第四十二卷 03-20 第四十三卷 03-20
- 第四十四卷 03-20 第四十五卷 03-20 第四十六卷 03-20
- 第四十七卷 03-20 第四十八卷 03-20 第四十九卷 03-20
- 第五十卷 03-20 第五十一卷 03-20 第五十三卷 03-20
- 第五十四卷 03-20 第五十五卷 03-20 第五十六卷 03-20
- 第五十七卷 03-20 第五十八卷 03-20 第五十九卷 03-20
- 第六十卷 03-20 第六十一卷 03-20 第六十二卷 03-20
- 第六十三卷 03-20 第六十四卷 03-20 第六十五卷 03-20
- 第六十六卷 03-20 第六十七卷 03-20 第六十八卷 03-20
- 第六十九卷 03-20 第七十卷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