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

耶舍 竺佛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长阿含经(Dirghagama-sutra)。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全经分四分四诵,22卷,共收30部经。此经梵本属法藏部。曾在中亚发现梵本残片。历代别出异译之单品约24种、58卷左右。 北传汉译《长阿含经》与南传《长部经典》大体相应。《长部经典》共收34种经。其中有四经汉译全缺;而《三十二相经》、《念处经》汉译收在《中阿含经》中;但南传《长部经典》没有《增一经》、《三聚经》和《世纪经》三经。一般认为,北传倾向于把内容相近的经文排在一起,而南传的排列则更多地保留了经文形成先后的原来面貌。

25.30 万字 | 2022-05-20 09:21更新

佛说海龙王经
佛说海龙王经

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海龙王经》是西晋·法护译著的一部佛经。佛于此经调和相斗的天部与修罗部,以及龙部和大鹏金翅鸟部。在此经中,四部都为佛法所摄。

3.92 万字 | 2023-05-13 08:29更新

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

昙无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金光明经》,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有十八品,按此经同《金光明最胜王经》,而来未尽。但因智者依此译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金光明经》在经文当中,被称作是众经之王。本经开示包括:“如来寿量无限”、“如来法、应、化三身”、“三聚忏悔”、“陀罗尼门”、“甚深空性”、“正法护国”、“诸天护世”、“疗病救生”、“如来本地菩萨行”等教理。

3.86 万字 | 2023-05-13 08:24更新

紫柏尊者别集
紫柏尊者别集

真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紫柏尊者别集》,四卷,为钱谦益所编。其书所采,皆为全集所漏载者。内容有杂文、诗偈、书信、语录等,与全集性质相近。书前有钱氏序,钱氏自署为私淑弟子,对紫柏备致推崇。

4.98 万字 | 2024-05-22 11:15更新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曼陀罗仙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文殊说摩诃般若经》、《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经》,简称《文殊般若经》等,为佛教经典。它是《大般若经》第七回的异译。其内容叙述文殊师利、佛如来及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之不可思议,及一相庄严三摩地等说法。改经后被编入《大宝积经》,成为第四十六会《文殊说般若会》。另有异译,本南朝梁僧伽婆罗所译《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1.16 万字 | 2022-06-13 08:06更新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玄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地藏十轮经即《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又译《大方广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与《地藏菩萨本愿经》相比,篇幅、内容更为浩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合称“地藏三经”,是末法时期,极为重要的经典。本经译于唐·永徽二年(651),共有序品、十轮品、无依行品、有依行品、忏悔品、善业道品、福田相品、获益嘱累品,共八品。卷末则附录新罗·神昉的序文。与《大方广十轮经》(八卷,译者不详)为同本异译,不过后者的内容缺略颇多。

8.64 万字 | 2022-11-02 16:12更新

金刚经
金刚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金刚经》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 一部佛经。属般若类经典,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喻坚固,这部佛经的名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以金刚坚固之志和大智慧之心乘度彼岸”。《金刚经》为佛弟子阿难记述,如所有佛经一样,以 “如是我闻” 这句套语开篇,然后记录了释迦牟尼世尊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与长者须菩提的答问。释迦牟尼以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的三段论式,阐发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者则是非相” 的“性空幻有” 的基本观念,说明般若 (智慧) 就是不著事相 (无相),不生留恋 (不住)。卷末有四句偈文,为全经点睛之笔: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 “有为法”,据注家说,就是 “凡有所为者皆是,上自天地造化,下至人之所为,皆 ‘有为法’。” 《金刚经》有六种译本,最早由鸠摩罗什译成汉文,后来真谛、玄奘、义净等翻译名家都曾重译过,但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由于篇幅简约 (全经仅五千二百余字),述义深刻,文字通俗,所以流传颇广。禅宗五祖弘忍传教就以 《金刚经》为主,常劝僧俗持诵,说是这样 “即得见性,直了成佛”。六祖慧能是文盲,不识一字,但偶然听见别人念诵 《金刚经》,就豁然感悟,后遂以 《金刚经》作为禅宗的法宝。历代为其作注者不下百家,包括唐玄宗、明太祖、明成祖等帝王,堪成佛经之最。

-1.65 万字 | 2024-03-15 11:21更新

华严原人论解
华严原人论解

圆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原人论解》,三卷,元代圆觉著,本书为原人论的注解。 《原人论》,一称《华严原人论》,一卷,唐·宗密撰。此论依《华严》的宗旨,推究人的本源。

5.16 万字 | 2024-05-22 11:12更新

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方便佛报恩经》亦称《报恩经》、《佛报恩经》。本经通过释迦牟尼驳斥外道指责释迦不报父母之恩阐述了佛教对“恩”及“报恩”的观点。本经行文华丽,收入了不少故事,既是卓越的佛教宣传品,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因其所述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有关,故在中国民间有较大影响。历代大藏经、敦煌遗书均有收录。

7.61 万字 | 2022-10-18 14:13更新

起世经
起世经

阇那崛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起世经》,又称《起世因本经》,为佛陀解说宇宙形成、发展、组织和灭亡的经书。凡十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其内容叙述世界之组织、状态、起源、成坏等过程。分阎浮洲品、郁单越洲品、转轮圣王品、地狱品、诸龙金翅鸟品、阿修罗品、四天王品、三十三天品、斗战品、劫住品、世住品、最胜品等十二品。本经共有六种译本,然现存者仅四种,除本经外,余三者为起世因本经(隋代达磨笈多译)、大楼炭经(西晋法立、法炬共译)、长阿含经卷十八至卷二十二(东晋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

9.04 万字 | 2022-05-14 19:18更新

佛说佛名经(三十卷)
佛说佛名经(三十卷)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名经有好几部: 一、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佛说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 二、失译人名,三十卷。 三、隋朝闍那崛多译的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 四、失译人名,三劫三千诸佛名经,三卷,简称三千佛名经。 五、隋朝那连提耶舍所译的百佛名经,一卷。

18.35 万字 | 2022-11-20 16:31更新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吉迦夜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凡三卷。北魏吉迦夜译。又称现在佛名经、诸佛华经、称扬诸佛经、集诸佛华经、集华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佛陀于经中自命本经经名为“称扬诸佛功德法品”或“集诸佛花”。经中列举诸佛世界及佛名,并赞叹其功德。上卷以东方天神世界之宝海如来为首,赞叹四十九佛之德;中卷赞叹南方真珠世界之日月灯明如来以下三十八佛之德;下卷赞叹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始之三佛及北方阿竭流香世界宝月光明如来为始之三佛,其次为上方宝月世界之金宝光明如来以下二十七佛之功德。

2.87 万字 | 2023-02-14 21:25更新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

受教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佛教净土宗著作,记称亲闻者。表禀承非谬也。教。髫年出家。即随师祖大和尚。往括苍普慈寺。听讲圆觉。末听此论。联翩浃旬。尔时敷文极畅。阐义至精。座下听众。无有一人。若身若心生懈倦。而不开悟者。惟教。神根既钝。兼之童稚无知。若聋瞽观场。不过随人泣笑而已。既返幽溪。年齿渐进。而好乐之念日臻。非但数听数承。兼复屡请屡问。随闻随记。散叶盈函。既无疑而不决。亦无义而不详。苟不贯之集之。何以益人益己。若夫方言巧拙。可曰责在我躬。其於造诣情微。敢将质诸来哲。入门者。请径升堂。而飡甘露。种种问桥。非所急也。

3.36 万字 | 2024-06-05 20:18更新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又名《僧伽吒经》)有两个译本。《僧伽吒经》是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所译,《佛说大集会正法经》是宋朝施护大法师所译。两个译本均收录于《乾隆大藏经》(亦称“龙藏”)。其中,《僧伽吒经》收录于“大乘单译经”部分,《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则收录于“宋元入藏者大小乘经”部分。 “僧伽吒”旷劫难遇,为一切正法聚。这部经书,从某些意义上讲了自性十方诸佛的安心之处,自性诸佛古劫大乘小乘的根本。

3.29 万字 | 2022-11-02 08:21更新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

义青颂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凡六卷。又称空谷集。系宋代僧投子义青集历代诸师机缘一○○则,而一一作颂附之。其后,丹霞子淳加附示众及着语。至元代僧林泉从伦,又作评唱,而合并刊行。本集与从容录、碧岩录等类似,皆系公案集。或谓明代僧祖庭景隆,亦作空谷集三十卷,然迄今下落不详。

8.99 万字 | 2024-05-19 09:42更新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慧沼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原为十卷,今仅存三卷。又作大乘义林章补阙、补阙义林章、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大乘法苑林章补阙章。唐代僧慧沼(650~714)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八册。系慧沼增补、注释其师窥基所撰之大乘法苑义林章之作。内容包括卷四、卷七、卷八之三科、空义、十二支、界处、二量等十二章。虽未见全貌,仍不失为法相宗重要典籍之一。

7.01 万字 | 2024-05-19 09:51更新

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
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净名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有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

3.15 万字 | 2023-02-14 21:44更新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菩提流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1.20 万字 | 2022-08-23 10:20更新

佛说大阿弥陀经
佛说大阿弥陀经

王日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阿弥陀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 此经于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十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

2.10 万字 | 2022-08-27 11:18更新

大悲经
大悲经

那连提耶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悲经》,梵名Maha^ -karun!a^-pun!d!ari^ka 。凡五卷。北齐那连提耶舍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记载佛陀临涅槃时,以正法付嘱迦叶、阿难等,宣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结集之法。计十四品:梵天品、商主品、帝释品、罗侯罗品、迦叶品、持正法品、舍利品、礼拜品、善根品、布施福德品、殖善根品、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殖善根品、教品。本经系于北齐天保九年(570),于邺都天平寺译出。宋、元、明三本与西藏本皆仅有十三品(系将本经之第十二、十三品合为一品),高丽本则有十四品。[历代三宝纪卷九、法经录卷一、大唐内典录卷六、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二、开元释教录卷六、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二]

4.51 万字 | 2023-03-19 17: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