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

张君房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云笈七签》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他认为的精要万余条,于天圣三年至七年(1025~1029)间辑成本书进献仁宗皇帝。道教称藏书之容器曰“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故张君房在该书的序言中有“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宝蕴诸子之奥”等语,因名《云笈七签》;并称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上以酬真宗皇帝委遇之恩,次以备皇帝陛下乙夜之览,下以裨文馆校雠之职,外此而少畅玄风耳”。

95.54 万字 | 2023-04-14 08:38更新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64.96 万字 | 2023-04-30 16:39更新

南华真经义海慕微
南华真经义海慕微

褚伯秀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义海慕微》。南宋褚伯秀纂集,约成书于咸淳庚午年。郭象、吕恵卿、林疑独、陈祥道、陈碧虚(景元)、王雱、刘概、吴传、赵以夫、林希逸、李士表、王旦、范应元等十三家注,又加以自己裁断或统论。十三家注之外的音读或义释亦间有杂引。一百零六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54.50 万字 | 2023-03-19 20:51更新

图经衍义本草
图经衍义本草

寇宗奭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图经衍义本草》。宋·寇宗奭·撰。四十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参校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张氏(卉息)刻晦明轩本,简称明轩本。

53.87 万字 | 2023-04-30 16:19更新

上清灵宝大法(王契真)
上清灵宝大法(王契真)

王契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上清灵宝大法》,原题宁全真授、王契真纂,出于南宋。系宋元符箓道派道法总集之一。凡二十七门,六十六卷。

48.25 万字 | 2023-03-23 11:40更新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郭象 成玄英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三十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清《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二、清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印本(简称浙江书为本);三、宋陈碧虚《庄子阙误》(简称阙误)。

42.94 万字 | 2023-05-30 22:34更新

无上秘要
无上秘要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无上秘要》,唐,不着撰人。原一百卷,今存六十八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参校版本:敦煌写本P.2861、DX169a+169a、DX2632a、S.80、P.2632、S.5382、P.2371、P.3327、P.3141、P.3773及《佚籍丛残》珍字二O所收罗振玉校录敦煌唐写本《无上秘要》卷五十二残本。

30.59 万字 | 2023-04-30 16:48更新

道德真经广圣义
道德真经广圣义

杜光庭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广圣义》,唐末杜光庭撰。原书三十卷,《道藏》本析为五十卷。卷首杜光庭序中列举历代注解《道德经》者凡六十余家。此书前五卷为总论,其中概述全经宗旨,介绍老子生平事迹,并对唐明皇御注序逐句加以疏解。6—50卷为八十一章经文疏释, 皆首列经文,次列唐明皇注,再次为明皇疏,最后为杜光庭疏义,分别标“注”、“疏”、“义”加以区别。杜氏疏义博采众说,而以阐释唐明皇御注为主, 故名《道德真经广圣义》。收入《道藏》第440—448册。

28.19 万字 | 2023-06-04 21:13更新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刘惟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集义》元刘惟永、丁易东合撰。刘惟永,字月屋,元道士,任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赐号凝远大师。与丁易东合撰《道德真经集义大旨》三卷、《道德真经集义》三十一卷,今存十七卷。全书共分二部,皆为刘、丁二人合撰。其中第一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 《道德经图说》 内含附图十六幅; 中卷为《道德真经集义诸家姓氏》和《道德真经》诸家序;下卷为《道德真经》说,辑诸家之说阐述《老子》要旨。第二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其每章章首有总说,阐明该章旨意,然后为经文及诸家的注释。书中所引诸家释文的原本多已散失,但释文赖此书得以留存。所以后世学者因其涉猎广博,而承认其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25.12 万字 | 2023-06-04 21:18更新

法海遗珠
法海遗珠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法海遗珠》,成书于元末明初。为道教符箓咒法的总集。四十六卷。所收符咒秘法四十余种,而以雷法为主。其特点是继承白玉蟾系之雷法,认为施法者的内炼默运存想诸功法与外界之召请相结合,内神外神合为一体,乃能显其神灵。全书内容博杂,是研究新符箓派的重要文献。卷45有天蓬派第五代经师章舜烈文,撰于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其后列仙派,将章舜烈书为五代经师。

22.90 万字 | 2023-04-30 16:57更新

南华真经口义
南华真经口义

林希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口义》是宋代林希逸撰《庄子》注释评析著作,三十二卷。林希逸字肃翁,号竹溪,又号腐斋,福清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官至中书舍人。能诗,工书画。见《宋元学案》卷四七、《宋诗纪事》卷六五、《书史会要》卷六。

22.77 万字 | 2023-06-14 20:35更新

太平经
太平经

于吉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平经》,据《复汉书襄楷传》称:东汉顺帝时琅琊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於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神书即《太平经》,系汉代原始道教重要经典。南北朝至唐代流传的《太平经》,凡一百七十卷,分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今残存五十七卷。

22.17 万字 | 2023-04-16 12:19更新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强思齐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十卷。唐末强思齐 (生卒年不详) 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 (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 (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该书将上卷 (《道经》)三十七章分而为三:第一、一章,标道宗致;第二、三十五章,广明道法;第三、一章,总结指归。将下卷 (《德经》) 四十四章分而为三: 第一、一章,正开德宗;第二、四十二章,广明德义;第三、一章总结前旨。此书开篇解释“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虚通之理境,德是志忘之妙智。”(卷一)。进而阐述二者的关系:“境能发智,智能克境,境智相会,故称道德。”(卷一)。该著引用旧注较多,除各章解题、段落分析、标明旨意等是作者之意外,其余几乎不参己见。其中以唐明皇所注《道德经》为主,又集各家所长而成。后世学者对其品评不一,但一般认为此书所引注疏太多,良莠并存,有繁冗之累,且集各家之说强合于一,使其体例生涩杂芜。然其流传广泛,影响颇深,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是后世学者研究《老子》的重要参考古籍。现存明 《道藏》本。

19.94 万字 | 2023-06-14 20:38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高守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金人高守元纂集,约成书於大定乙酉。二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高守元集《列子》张湛注、卢重玄解、宋徽宗政和御解、范致虚训释为一书,故名《四解》。全编以张湛注经、注为主体,不冠名姓,其他则以“卢曰”、“政和”、“范曰”相区别,悉数客观胪列而不加个人识断。东晋学者张湛,通过注解《列子》,宣扬他的玄学思想。盛唐学者卢重玄则以诠释经典阐述其重玄理论。殆至北宋政和年间,徽宗赵佶与其臣僚范致虚以“老学解读《列子》,糅合儒、道,并将宋代易学引入其中”,即《冲虚至德真经义解》及《冲虚至德真经解》二书。唐代殷敬顺《列子释文》(《冲虚真经释文》)侧重于音义训诂,而较早的诠解经典、阐发义理的传注之作非此四家莫属。

17.06 万字 | 2023-06-16 21:15更新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江澄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疏义》,十四卷。宋江澄 (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 《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仿杜光庭著《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又与章安所作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体例相近。前列经文御注,次为解义疏证。逐句阐述,疏文繁衍;广引旧籍,多以 《庄子》、《周易》文理相参。然宋徽宗解释“道德”,其文简约;而江澄之疏,称道之为物,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万物皆由道,赞成“道无尽而德可修”之论。后世学者对此书予以肯定。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其书 “语皆精审”、“文理周密”,使读者 “读徽宗之注,不觉其简; 澄之疏文,不厌其繁。”然江澄注疏,局于御注,缺少宏通阐述,白璧微瑕。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16.00 万字 | 2023-06-16 21:11更新

南华真经循本
南华真经循本

罗勉道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循本》,本书为宋末罗勉道所作,罗氏以“循本”来命名本书,目的在于说明他的研究即在于用心寻绎《庄子》的本旨。本书主要特点是,批评和屏除魏晋以来直至宋末的注家们以清谈、禅理、儒学附会《庄子》的不良倾向,坚决要求按庄子思想的本来面貌来解释《庄子》。罗勉道喜欢引用不尚空谈、以训释字义句意见长的司马彪的注释,在名物典故上突破较多,纠正了前人尤其是宋人的很多偏颇。此外,本书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创见:一是以“化”字寻绎《逍遥游》的义旨,是一次深刻革命;二是在苏轼认定《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四篇为伪作的基础上,罗氏进一步提出《刻意》、《缮性》两篇也是伪作的看法,动摇了苏轼真伪观的地位,为后来的真伪研究带来了新气象。总之,本书是庄学史上一部独具特色的著作,值得深刻探究。本书版本单一,唯有正统道藏本流传,此次整理即以道藏本为底本进行点校。

14.11 万字 | 2023-06-05 21:17更新

混元圣纪
混元圣纪

谢守灏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混元圣纪》为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为现存最全面系统的老子神话传记著作:为研究老子如何被神化及其 历史过程提供了较详的资料。

12.23 万字 | 2023-04-09 19:45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解
冲虚至德真经解

江遹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解》,二十卷。宋江遹撰。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 《列子》 为 《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全书》依内府所藏八卷本收录,今依 《四库》本。前人研究 《列子》者,除晋人张湛外,有唐代殷敬慎作释文二卷,其书已不独存,其释文与张湛注文夹于通行本经句之下,已难分张注或殷释;又有唐人卢重玄作《冲虚真经解》二卷,如今也存于他人书中,唯有江遹此书,仍流传完备。其书逐段解说经文,阐发其旨意。认为“天道之运,必先于天瑞。圣人之应世,莫大于帝王”(见《说符》篇末解说),所以 《列子》一书的篇次为:《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认为 《列子》一书的旨意是 “传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而所谓古之博大真人者也。”(出处同上)江遹颇为注重经中言外之意,称“子列子,古之善为士者也”(见《天瑞》首句解)。认为子列子不是一个人的称呼,而是先古所有“善为士者”的总称。他在《天瑞篇》中解释壶丘子林:是 “以虚容为体,以中庸为道,兼覆万物者”所以为诸子 (即子列子)之师。江遹此说,否定了列御寇其人的存在。后世研究《列子》者,认为江遹之作文辞典雅,思致玄远,但也不无穿凿之处,又染俗流之猥言,未免有秽其书。现存明 《道藏》本 (题二十卷,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的卷数相同),清 《四库全书》本。

10.89 万字 | 2023-06-05 21:14更新

道德真经集注
道德真经集注

张氏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集注》十卷。宋张氏撰。张氏,其名与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约成于绍圣年间 (1094—1097),是集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四家《老子》注本而成。没有增损,也无己意参入。卷首有唐玄宗、左仙公葛玄、王雱等注本序言;后有《音释》,非常简略,并有梁迥后序,阐述张氏撰此书之旨。《道德真经集注》按《道经》、《德经》八十一章逐句释义。先列经文,次为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各家注疏,并于《道经》、《德经》之下,以王雱之意总论其要旨。虽然此书没有撰者新意,但其所集四家注本,今已亡佚者赖此书得以保存,今有讹误者又可以此书引校。后世学者对此书较为看重,更对其版本进行过认真考证。有学者据《宋史·艺文志》所载录文如海集注《老子》二卷,因其内含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等注而认为其与《道德真经集注》相同。但因卷帙不同,不能肯定文如海与张氏所作是同一本书。近人王重民《老子考》认为张公是倡议作集注者,文如海受张公之命而为此集注也有可能。然到底真相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现存明《道藏》本。

10.64 万字 | 2023-06-19 21:49更新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危大有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集义》明危大有集,十卷。自序作于明太祖洪武丁卯年(1387)。原本为二卷,《正统道藏》本析为十卷,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是书凡纂集十二家注解:河上公、何心山、吕知常、李道纯、刘师立、林希逸、董思靖、柴元皋、倪思、苏辙、晁迥、吴澄。作者自序谓「取其训释详明,理长义同而不牵强者」。此书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10.06 万字 | 2023-06-19 21:4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