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五十八愿文

时间:2023-06-23 16:26

  经名:太清五十八愿文。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列举五十八愿念。与《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略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

  若见居家妻子,当愿一切早出爱狱,摄意奉戒。若见饮酒,当愿一切制於命门,以远祸乱。若见婇女,当愿一切守情忍色,志慕在贤。若见淫人,当愿一切除弃邪念,翘心禁戒。若见妇人,当愿一切忍割浮华,乐道自然。若见真人,当愿一切履信正化,日入法门。若见众人,当愿一切推仁无争,怀道安世。若见善人,当愿一切时尅存念,仰轨其道。若见恶人,当愿一切弃凶即吉,不犯王法。若见贫人,当愿一切损身施惠,後受大福。若见富人,当愿一切救济万物,世世受禄。若见贵人,当愿一切承其教旨,悉合典训。若见贱人,当愿一切勤修匪懈,各得所为。若见帝王,当愿一切奉仰王道,孝如父母。若见主相,当愿一切受其教制,四方归仁。若见兵甲,当愿一切各念仁心,天下让贤。若见王子,当愿一切日歌太平,系国承家。若见贤人,当愿一切履行其德,道为世宗。若见道士、贤士,当愿一切明解法度,得道登真。若见山栖道士,当愿一切悉见道门,速得飞仙。若见教化,当愿一切亲受圣教,皆为渊博,名曰圣人。若见圣人,当愿一切尊礼侍见,诸国并瞻。若见仙人,当愿一切真道悉成,飞昇天堂。若见城郭,当愿一切严整修饰,以道为基。若见大国,当愿一切归祟慕德,若水归海。若见小国,当愿一切知止冲虚,安其所居。若见市朝,当愿一切羣贤蜂萃,悉弘正道。若见静观,当愿一切功德巍巍,天人得志。若见斋戒行香,当愿一切道德日新,庠序容止。若见诵经,当愿一切尽上高座,咸闻经旨。若见经教,当愿一切各各受读,礼习经教。若见楼观,当愿一切洞观十方,无所隐藏。若见高山,当愿一切立德如彼,无复退转。若见大海,当愿一切智慧无量,辅成家国。若见茂材,当愿一切学成儒宗,训徒敷教。若见净手,当愿一切常执经书,无时暂辍。若见善口,当愿一切耽咏洞经,日新不厌。若见动足,当愿一切超出三界,飞行上清。若见静山,当愿一切灭景得真,安闲空寂。若见饮食,当愿一切弃累入静,存得道味。若见火藏,当愿一切除其灾害,施为福田。若见疾病,当愿一切以道自安,兔此苦厄。若见死丧,当愿一切学道常存,济度三涂。若见渔猎,当愿一切不为罪垢,终入无为。若见夷狄,当愿一切宾王中国,不生边地。若见少年,当愿一切及时学问,遂成盛令。若见老病,当愿一切以道摄生,不更衰耄。若见三光,当愿一切普明灵曜,冥闇俱消。若见云雨,当愿一切惠泽盈溢,无所不生。若见素雪,当愿一切常居洁白,逍遥自在。若见灵风,当愿一切蕴怀披散,德流遐迩。若见净水,当愿一切洗垢清虚,平等其心。若见名香,当愿一切受姿芳盛,众秽萧然。若见好华,当愿一切乐散诸圣,相好具足。若见车马,当愿一切得道无为,乘凤驾龙。若见弦歌,当愿一切玩经散说,以道娱乐。若见福食,当愿一切无不饱满,世享天厨,德流主人,如水归海,宗庙胤长,常居贵盛,世与四辈,俱生王家。若见散施,当愿一切祸灭九阴,福起十方,德如北海,莫不兴隆,七祖生天,子孙贤忠,富贵巍巍,所欲皆从,学道飞仙,驾云乘龙。

  道士坐卧,常愿我等四大合德,同体道真,长存玄都,师友自然,济度十方,天下受恩,逍遥有无,洞观妙门。

  十善劝

  戒曰:劝助礼敬三宝,供养法师。三宝者,谓道、经、师也。能养生教化,为人轨范,是法师也。令人世世为君子,贤孝高才,荣贵巍巍,生为人尊,门族昌炽。

  戒曰:劝助治写经书,令人世世聪明,博闻妙赜。

  戒曰:劝助建斋堂靖院,令人世世门户高贵,身登天堂,衣食自然,常居无为。

  戒曰:劝助香油供养,令人世世芳盛,香洁光明,容眸绝伟,天姿高秀。

  戒曰:劝助法师法服,令人世世长延,逍遥中国,不堕边夷,男女端正冠带玉佩。

  戒曰:劝助王父母子民忠孝,令人世世多嗣,男女贤儒,不更诸苦。

  戒曰:劝助斋靖读经,令人世世不堕地狱,即昇天堂,礼见众圣,速得反形,化生王家,在意所欲,玩服备足,七祖同欢,善缘悉会,终始荣乐,法轮运至,将得仙道。

  戒曰:劝助众人经学,令人世世才智洞达,动静威仪,常为人师。

  戒曰:劝助一切布施谏诤,令人世世寿考富乐,常无怨恼。

  戒曰:劝助一切民人除嫉去欲,履行众戒,令人世世安乐,祸乱不生,病者自愈,仕宦高迁,为众所仰,莫不吉佑,门户清贵,天人爱育,神魔敬护,常生福地。

  是名太上智慧劝进要戒品,皆《大智慧经》上卷所言也。法传太极真人,以治道行矣。兆有宿福,值见此文,秘而奉焉。妄示不信,祸交见世,死为下鬼,闭於地狱,旋轮五苦,後生失人道。毁经戒者,亦然。

  太极真人曰:为行之恶,莫大於嫉杀贪奢骄淫也。若此一在心,必伐尔年命矣。挟之以学神仙者,不亦悲乎。道士持斋烧香,清净读经,天下之盛也,而不欲见,见如不见矣。

  太极真人曰:世人惑也,远其仙人,并竞事鬼神,及杀生以求生,去生不亦远。生时不修善治身,忍割可欲,死方厚葬其骸骨,不知魂魄,己身五毒,幽囚地狱,苦恼三涂,输转五道也。生世无几,而聚敛财宝,无有足时,为己重担,福尽罪至,身死名灭,财宝四散也。若疾风之扇尘矣。

  真人曰:夫学道为人,先孝於所亲,忠於所君,悯於所使,言於所友,信

  而可复,谏恶扬善,无彼无此,吾我之私,不违外教,能事人道也。次绝酒声色、嫉妬杀害、奢贪骄怠也。次断五辛肥生,滋味之肴也。次令想念幽冥,心覩清虚。次服食休粮,奉持大戒,坚质勤志,导引胎息,吐纳和液,修建功德。

  真人曰:忍人不能忍,割人不能割,行人不能行,居人不能居,衣人不能衣,食人不能食,守人不能守,学人不能学。乃镇以灵药,餐於云芽,尸虫沉落,秽漏消灭,六宫涤荡,五藏安闲矣。将长斋久思,静咏洞经,躭味众妙,兼以丹液,心能如是者,岂有不得昇仙之道乎。

  真人曰:若不修人道君亲,不断耽酒好色,杀伐贪狠,奢骄自恣,欺诱贤良,借贷不还,他不少已有,如此之行矣,长不能革,使心夷然,而欲怀之以斋戒学道,希肉飞之举,弗亦哀乎,弗亦哀乎。斯人也,将长处地狱,履於五毒,刀山剑树,汤火炎烧,煮渍五体,求死不得。饥则食铁,渴则饮火,出临寒冰,伤肌切骨,方付三官,谪作出海,担负土石,鞭笞考对,备经三涂五道,往返十苦八难之中。其苦无量,不可具言也。

  真人曰:是人也,乃不如外觉凡贤,奉修人道,敬信道经,唯善而从矣。任化来往,在时迁易,逍遥域内,清静自适,命过亦入福堂,不经囚涂,或为鬼神也。後生人道,不失本愿,转得信根,贤圣结缘,秽累日尽,终入仙道也。

  太清五十八愿文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