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

时间:2023-06-18 19:40

  经名: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撰者不祥,约出於隋唐之际。早於李荣所造《洗浴身心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玄都大治元阳上观七宝华林紫琼宫内,太上道君与十方圣众、诸天真仙、三界帝王、一切天神龙鬼应受度者,无鞅之众,登真一位,得无为心,同会其所。玄都宫观皆以金银、瑠璃、珊瑚、琥珀、真珠、碧玉种种装饰,光明赫弈,暎照内外。列座众真,不能名目;自然祥瑞,表见尊前。天雨宝花,散满於地;灵钧雅乐,不鼓自鸣。百和神香,芬馥流缢。尔时,四座咸起惊疑,默念思惟,莫能先问。

  天尊抚几,杜彼机缘,入慧观门,示无为道,思念万兆禀受之初,乃发鸿音,告四众曰:汝等男女,本地身心,悉皆清静,实相不动,始终恒一,犹如虚空,来去无碍,离於受染,绝诸爱想,正性湛然,本无生灭。但以颠倒,随业受形,譬如明珠,恒埋粪壤,历劫隐蔽,不睹其光。汝等男女,将来众生,执虚假身,迷真实道,造颠倒业,积邪伪尘,埋智慧珠,聚愚痴垢,堕生死海,溺贪爱流,居五欲场,处四魔境,有惑烦恼,结缚身心,随业转轮,三涂五道,廕盖正性,沉没玄珠,翳本光明,亦复如是,轮回生死,无解脱期。是故我今开发妙门,令汝得悟。汝等四众,以本分力,汲道性水,采无为香,调智慧汤,居清净室,为诸众生除根叶秽,洗虚妄尘,令入慧门,观於实相。烦恼漏累,毕竟消除。洞照一乘,深明二际。还源反本,复我清虚。得道自然,永无流转。尔时,大众闻是说已,敬奉思惟,心开意解,欢喜踊跃,稽首道前,长跪颂曰:

  元始无上大慈尊,善说众生邪倒业。诸法妙本常清诤,动则沉沦经万劫。

  妄想既植贪痴根,随根即生烦恼叶。花叶繁滋弥世界,善恶输回互重叠。

  狂迷竞贪邪伪果,子果不绝但相接。烦恼垢重覆明珠,身心臭秽乖清净。

  示我汲引道性水,洗涤千邪归一正。平等清净智慧汤,荡除痴垢开真性。

  有缘速入正观室,无为香水澄如镜。能照去来邪倒业,洗涤贪嗔师戒定。

  心垢恼病豁已除,各复真根归慧命。慈尊所说叵思议,我等稽首咸恭敬。

  尔时,会中有一真人,名曰法解,即从座起,整顿衣巾,手执香鑪,从容雅步,怡神息虑,摄念安心,长跪道前,白天尊曰:臣等有幸,得预斯会。侍座以来,未闻此说。四众心识,犹自蒙昧。特乞神尊,赐垂训谕。唯愿哀原,愍所不逮。

  於是,天尊抚几微笑,答法解曰:善哉男子,汝能於此法会为决疑悟,末世众生,真所荷赖。於汝功德,更复增高。有所不了,恣汝等问,勿怀疑惑,封执之心。法解承恩,稽首问曰:众兆愚痴,随业生灭,垢秽深重,迷惑缠身。今调法汤,建清净室,洗涤罪根,消除体秽。未审仪轨,其事云何?

  天尊答曰:善男子,汝等常用月十直日,以上善水,调法香汤,於净室中,正念安坐,先观身心,垢秽聚积,无量迷惑,共成此身。外内贪痴,麤细不净,生老无常,众苦结缚。三业障道,六尘覆心,如弥天云,翳明盛日。作是念已,以法香汤,先从皮肤,四支五体,六根九窍,次第灌洗,悉令清净。外清净已,复以静观,薰修心惑,一切烦恼,妄想执计,贪嗔痴垢,普令清静。内外既净,住法身心,常居道场,断邪伪垢,是名法汤涤除之要。众真闻说,咸皆赞叹,弹指忏悔,同声称善。

  尔时,真人以宿命通,得他心智,照知末劫有等众生,心识闇昧,於法未了。是故乘机稽首进问:不审今会演说是经,以何名曰修持供养功德,云何假有之身既蒙开度,真无之识亦获福乎?臣等肤愚,忝居真位,於斯义趣犹自未通。唯愿神尊特垂开示,降甘露雨,遍洒人天;垂智慧云,广覆无外。

  尔时,天尊欢喜答曰:异哉,真子得宿命通,了他心智,悟一乘道,达三世机,能为将来致殷勤请。我今具说,汝当谛听。众生性相,皆悉是空,暂寄有形,终归坏灭。不住三世,岂系一身?能体有空,自当无假。有空无假,何藉资凭?真了当知假有之身,必须修习。在生如是,处死亦然。凡人寿终,识居中廕,善业资助,必获上生。是其家人,及诸同学,当为作福,种种装严,建大宝坛,悬诸幡盖,修斋愿念,讲诵是经,烧香然灯,照烛幽夜,拔其苦爽,令睹光明;无为法汤,涤除纷秽;神识绝净,乃得昇天,反彼清虚,归自然域。是经功德,不可格量,犹如虚空,难以量度。若有抄写,供养受持,此人即得妙本澄清,身心洁白,获报无量,等彼微尘。故名《玄都妙本清净身心》。汝辈四众、善男女等,当知此经,济度法中最为第一,禳灾法中最为第一,修习法中最为第一,无为法中最为第一,智慧法中最为第一,观行法中最为第一。此经微妙,不可思议,於余法中无不第一。我昔过去,与诸天尊之所奉行,而得成道。汝宜宝秘,慎勿轻传。若得其人,当须授受,烧香誓愿,顶戴奉持。十方天尊,必记汝等。於是青华童子、丹元真人、素光玉女、玄宫使者、黄中大神,率其官属三十六人,备卫灵文,保护於汝。汝能於此静心习诵,存念形神,日夜精思,不辞劳倦,即得三宫明净,六识清虚,十转业成,五神依止,无为大道,发尔身心,一切羣魔,自然消伏。作是说已,是诸男女,并皆欢喜。

  天尊俄然瞑目高抗,四众瞻仰,无敢谘询,叉手道前,而作颂曰:

  妙本常清净,身心无垢腻。众生习业人,迷惑怀疑贰。是故感慈尊,为明权实义。一相度黎元,真为平等语。垢秽既以除,烦恼自然离。负荷匠成德,飞步玄都治。

  尔时,众圣说此颂已,於是天尊怡然含笑,即吐五色微妙神光,彻照诸天福堂及九幽长夜地狱,四座男女乘此神光,悉睹诸天诸地罪福报对,如观指掌,了了分明,咸皆一心归命,忏谢宿根业累、即世深殃,愿拔众生离诸苦恼。天尊慈愍,感彼众心,乃振威神,弹指叩齿,应时地狱悉得闲宁,饿鬼囚徒俱昇道境。宝光收照,法界犹明。林木山川,缅然平等。祥风鼓吹,慧日流光。预法会中,并加真位。十方众圣、三界人天种种羣生,皆蒙利益,稽首作礼,依教奉行。

  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