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经

时间:2022-05-25 15:44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儿不知放牛便宜。不晓养牛。何等十一。一者放牛儿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护疮。五者不知作烟。六者不知择道行。七者不知爱牛。八者不知何道渡水。九者不知逐好水草。十者[(殼-一)/牛]牛不遗残。十一者不知分别养可用不可用。如是十一事。放牛儿不晓养护其牛者。牛终不滋息。日日有减。比丘。不知行十一事如放牛儿者。终不成沙门。此法中终不种法律根栽。无有叶枝覆荫。不行十一事强为沙门者。死堕三恶道。何等比丘十一行。比丘不知色。不知相应摩刷。不知摩刷应护疮。不知护疮应作烟。不知作烟。不知择道行。不知爱牛。不知何道渡水。不知食处。不知敬长老。比丘。云何不知色。比丘。不知四大。不知四大所造色。比丘如是不知。比丘。云何不知相。比丘。不知痴因缘相。不知黠因缘相。云何不知痴因缘相。比丘。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黑白缘。云何不知黠相。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白黑缘。比丘。如是不知相。比丘。云何应摩刷而不摩刷。比丘。设欲心发便乐著。不舍不忘不断绝。起愚痴贪悭及余恶心。尽怀不吐舍。如是比丘。应摩刷而不摩刷也。比丘。云何应护疮而不护疮。比丘。见色起想闻声爱著。思想形体不知为恶。不护眼根耳鼻舌身心。尽驰外尘而不能护。如是比丘。应护疮而不护疮。云何比丘。应作烟而不作烟。比丘。所学闻不知为人说。如是比丘。应起烟而不起烟。云何比丘。不知择道行。比丘。不入直道行。行于非道。云何行非道。比丘。入淫女里及酒会博戏处。如是比丘。为不知行道。云何比丘不知爱比丘。讲说法宝时。不至心爱乐听。如是比丘。为不知爱。云何比丘。不知渡水。比丘。不知四谛。何等四谛。比丘。不知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为不知渡水。云何比丘。不知食处。比丘。不知四意止。何等四意止。比丘。不知内观身外观身内外观身。不知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不知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不知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如是比丘。为不知食处。云何比丘。不知食不尽。比丘。设为国王长者清信士女请食。设种种肴馔至心进上。比丘。不知齐限。食已有余复欲持归。如是比丘。为不知食不尽。云何比丘。不知敬长老。比丘。恭敬供养之云何不知。设有长老比丘。久习道德学问广博。小比丘不至心礼敬。见之不起不为避坐。轻慢调戏不以善心待。如是比丘。不知敬长老。其有比丘。不知行十一法。于吾法中不应为沙门。不种法律根栽。无枝叶覆荫皆自朽坏。不如还为白衣。若强为沙门者必入三恶道。比丘。知放牛儿十一行养护。其能使滋息。云何十一。此放牛儿。为知色。知相。摩刷。护疮。起烟择道渡水。爱牛。逐水草。[(殼-一)/牛]知遗残齐限多少。分别牛好恶。养视可用者。如是放牛者。便能养护增益其牛。佛于是颂曰。
  放牛儿审谛  牛主有福德
  六头牛六年  成六十不减
  放牛儿聪明  知分别诸相
  如此放牛儿  先世佛所誉

  如是十一法。比丘当行。便能于是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茂盛覆荫大地。不复朽坏。何等十一。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疮。知时作烟。知行道。知爱。知渡水。知食处。知不尽。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云何比丘知色。比丘。知四大造起色。如是比丘为知色。云何比丘知相。比丘。别痴别黠。云何痴。非所思而思。非所行而行。非所说而说。是为痴。云何为黠。思可思行可行说可说。是为黠。能别痴黠。是为知相。云何比丘应摩刷知摩刷。比丘。设生欲心能制远避如吐恶见。设起嗔恚悭贪及余诸恶。能制远避如吐恶见。如是比丘。应刷知刷。云何比丘应护疮而护。比丘。眼见色不分别好恶。守护眼根不著外色。远舍诸恶护于眼根。耳听声鼻嗅香舌嗜味身贪细滑意多念。制不令著。护此诸根不染外尘如吐恶见。如是比丘。为知护疮。云何比丘时时放烟。比丘。如所学所闻所知。以是广说。如是比丘为知放烟。云何比丘知行道。比丘行审谛八道。知不可行处淫里酒家博戏处终不妄入。如是比丘为知行道。云何比丘知爱。比丘。见说法宝时。至心听受踊跃爱乐。如是比丘名为知爱。云何比丘知渡水处。比丘。知四谛。云何四谛。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如是比丘为知渡水。云何比丘知食处。比丘。知四意止。云何四意止。比丘。观内身观外身观内外身。观内痛观外痛观内外痛。观内意观外意观内外意。观内法观外法观内外法。如是比丘为知食处。云何比丘知食不尽。比丘。若国王长者清信士女。以信乐心请于比丘。供养饮食种种肴馔。加敬进劝。比丘知节供身则止。思惟佛语。施者虽丰。当自知限不为尽受。如是比丘知食不尽。云何比丘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比丘。当亲近是辈礼敬供养。出入迎逆见来避坐。任力进。上勿以懈慢。如是比丘知。敬长老。比丘。能行是十一事者。于此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滋茂。多所覆荫清净无垢。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有信精进学  受食知节限
  恭敬于长老  是行佛称誉
  如此十一法  比丘学是者
  昼夜定心意  六年得罗汉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受行。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