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转法轮经

时间:2022-05-23 09:25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奈国鹿野树下坐。时有千比丘诸天神。皆大会侧塞空中。于是有自然法轮。飞来当佛前转。佛以手抚轮曰。止往者吾从无数劫来。为名色转受苦无量。今者痴爱之意已止。漏结之情已解。诸根已定生死已断。不复转于五道也。轮即止。于是佛告诸比丘。世间有二事堕边行。行道弟子舍家者。终身不当与从事。何等二。一为念在贪欲无清净志。二为猗著身爱不能精进。是故退边行。不得值佛道德具人。若此比丘不念贪欲著身爱行。可得受中。如来最正觉得眼得慧。从两边度自致泥洹。何谓受中。谓受八直之道。一曰正见。二曰正思。三曰正言。四曰正行。五曰正命。六曰正治。七曰正志。八曰正定。若诸比丘本末闻道。当已知甚苦为真谛。已一心受眼受禅思受慧见觉所念令意解。当知甚苦习尽为真谛。已受眼观禅思慧见觉所念令意解。如是尽真谛。何谓为苦。谓生老苦病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所爱别苦求不得苦。要从五阴受盛为苦。何谓苦习。谓从爱故而令复有乐性。不离在在贪喜。欲爱色爱不色之爱。是习为苦。何谓苦尽。谓觉从爱复有所乐。淫念不受。不念无余无淫。舍之无复禅。如是为习尽。何谓苦习尽欲受道。谓受行八直道。正见正思正言正行正命正治正志正定。是为苦习尽受道真谛也。

  又是比丘苦为真谛。苦由习为真谛。苦习尽为真谛。苦习尽欲受道为真谛。若本在昔未闻是法者。当受眼观禅行受慧见受觉念令意得解。若令在斯未闻是四谛法者。当受道眼受禅思受慧觉令意行解。若诸在彼不得闻是四谛法者。亦当受眼受禅受慧受觉令意得解。是为四谛三转合十二事。知而未净者吾不与也。一切世间诸天人民若梵若魔沙门梵志。自知证已受行戒定慧解度知见成。是为四极。是生后不复有。长离世间无复忧患。佛说是时。贤者阿若拘邻等及八千垓天。皆远尘离垢诸法眼生。其千比丘漏尽意解皆得阿罗汉。及上诸习法应当尽者一切皆转。众祐法轮声三转。诸天世间在法地者莫不遍闻。至于第一四天王忉利天焰天兜术天不骄乐天化应声天。至诸梵界须臾遍闻。尔时佛界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皆大震动。是为佛众祐。始于波罗奈以无上法轮转未转者。照无数度诸天人从是得道。佛说是已。皆大欢喜。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