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吉迦夜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凡三卷。北魏吉迦夜译。又称现在佛名经、诸佛华经、称扬诸佛经、集诸佛华经、集华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佛陀于经中自命本经经名为“称扬诸佛功德法品”或“集诸佛花”。经中列举诸佛世界及佛名,并赞叹其功德。上卷以东方天神世界之宝海如来为首,赞叹四十九佛之德;中卷赞叹南方真珠世界之日月灯明如来以下三十八佛之德;下卷赞叹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始之三佛及北方阿竭流香世界宝月光明如来为始之三佛,其次为上方宝月世界之金宝光明如来以下二十七佛之功德。

2.87 万字 | 2023-02-14 21:25更新

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

彭希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圣贤录》,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及阐教圣众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为始,集录历代宣扬净土法门之比丘、比丘尼等凡五百人之事迹。总立十门,即:(一)净土教祖,(二)阐教圣众, (三)往生比丘,(四)往生比丘尼,(五)往生人王,(六)往生王臣,(七)往生居士,(八)往生杂流, (九)往生女人,(十)往生物类。多由历代之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等择出,于各传末皆载有典据。又清代胡珽编有净土圣贤录续编四卷,体例以净土圣贤录为准,编年纪月始于清初,分比丘、比丘尼、王臣、居士、杂流、女人、物类等七科,列叙一七五人之事迹。

15.78 万字 | 2023-08-21 09:37更新

净土十要
净土十要

成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十要》,凡十卷。明代智旭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附题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本书系将净土教义之论书编集成十种。从第一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代智旭)至第十卷西方合论一卷(明代袁宏道)。其中收有宋代遵式之往生净土忏愿仪、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明代成时之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及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隋代智顗之净土十疑论、唐代飞锡之念佛三昧宝王论、元代善遇之净土或问、明代妙协之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元代梵琦之西斋净土诗、明代传灯之净土生无生论及净土法语。就其编集之顺序,以最初三要为经文之解释,同时叙述所依之行愿仪则;其次净土十疑论以下七要则依隋唐宋元明之时代顺序而编次。

18.53 万字 | 2023-09-11 13:14更新

华严原人论合解
华严原人论合解

宗密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原人论合解   唐圭峯兰若沙门 宗密 论     元长安开元寺沙门 圆觉 解     明 寨云居士 杨嘉祚 删合     清 东甫居士 钱伊庵 真益居士 陈熈愿 同校     清 六不居士 顾莲善 重刊

4.62 万字 | 2024-06-05 19:56更新

佛所行赞
佛所行赞

马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所行赞》,佛教经典。又称《佛本行经》。古印度马鸣著,北凉昙无谶译。5卷,以诗体叙述佛陀行迹并宣说佛教义理。有南朝宋宝云之异译本,7卷。亦有藏译本。此经在古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度流传极广 。唐代义净说它“五天(竺)南海,无不讽诵”。

6.92 万字 | 2022-10-20 15:52更新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般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四十华严》是华严经三种译本之一。凡四十卷。唐朝般若三藏译。贞元十二年( 796)译出,故又称贞元经。 收于大正藏第十册。即《八十华严》入法界品,内容记述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成就普贤行愿之经过。普贤菩萨既为善财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复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今时但取此最后一卷,续于前经八十卷后,并广流通。然此一译,文理俱优,不让实叉难陀。而知识开示中,更为详明。切于日用,切救末世流弊,最宜一总流通。 [1] 又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作华严经疏十卷,系就本经所作之注疏。

31.43 万字 | 2022-11-10 16:25更新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清净毗尼方广经同本。寂顺律音天子问,文殊师利答。

0.67 万字 | 2022-11-11 07:51更新

锦江禅灯
锦江禅灯

通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锦江禅灯》,二十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丈雪通醉编。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刊。收在《万续藏》第一四五册、《禅宗全书》第二十八册。内容辑录出生于蜀地或来蜀地说法之历代诸禅德之源流、行实、机缘、颂古、法语,以及护法宰相、居士和神僧、高僧的机缘语句,共计收一千余人。其中,卷一至卷十五收录初祖至大鉴下第四十世诸师八三五人;卷十六至卷二十收录高僧、神僧一五六人。现代四川禅宗内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了适当的选择而编入;总计《锦江禅灯》实录人物为四三○人,《巴蜀禅灯录》实录为六三四人,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对一些在禅宗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在有资料的情况下,尽量作了大的补充或重编。此书为罕见之四川禅宗史专著,研究四川禅宗史者对此书自是不可忽略。

17.51 万字 | 2024-02-26 17:29更新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

耶舍 竺佛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长阿含经(Dirghagama-sutra)。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全经分四分四诵,22卷,共收30部经。此经梵本属法藏部。曾在中亚发现梵本残片。历代别出异译之单品约24种、58卷左右。 北传汉译《长阿含经》与南传《长部经典》大体相应。《长部经典》共收34种经。其中有四经汉译全缺;而《三十二相经》、《念处经》汉译收在《中阿含经》中;但南传《长部经典》没有《增一经》、《三聚经》和《世纪经》三经。一般认为,北传倾向于把内容相近的经文排在一起,而南传的排列则更多地保留了经文形成先后的原来面貌。

25.30 万字 | 2022-05-20 09:21更新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

菩提流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简称《宝积经》。唐菩提流志等译。一百二十卷。分四十九会。魏晋至唐诸译家以不同经名陆续译出二十三会,八十一卷,称“旧译”;菩提流志新译出二十六会,三十九卷,称“新译”。此经为新旧译合编本。为一部大乘经丛书,以般若为本,泛论大乘教义之各个方面,内容颇为丰富。每一会相当于一部经。如有论述般若性空的《文殊说般若会》,有论“如来藏”的《胜鬘夫人会》,论菩萨六度四摄四无量的《菩萨藏会》,宣说净土法门的《无量寿如来会》,说出家在家法的《郁伽长者会》,说佛身口心三密的《密迹金刚力士会》等。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编入此经的部分会的单译本、异译本达四十余种,皆收入《大正藏》第十一、十二册。

110.17 万字 | 2022-08-22 11:11更新

旧杂譬喻经
旧杂譬喻经

康僧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杂譬喻经,指佛典中的譬喻经(以譬喻故事彰显佛理的经文),共有五部。《杂譬喻经》中的故事大抵与《是身如丘井》的故事相类。有些譬喻在惊险、奇特与悬念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 万字 | 2022-09-24 21:52更新

生经
生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属本生类经典,由讲述佛陀及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缘之小经汇集辑而成,共有五十五经。提及佛教经典,经常会看提到一个词,三藏十二部经。所谓三藏,即经藏、律藏与论藏;而三藏十二部,则诸佛所说经典,可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包括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本生经为十二部经之一,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之故事,同时也有不少关于弥勒等诸弟子及其他诸佛之本生故事。

5.99 万字 | 2022-10-18 14:02更新

中阴经
中阴经

竺佛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中阴经》是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翻译的佛教经书,二卷十二品。《高僧传·竺佛念传》云:"自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等,始就治定,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

1.68 万字 | 2022-11-11 08:05更新

诸佛要集经
诸佛要集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诸佛要集经》,凡二卷。略称要集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王舍城旁帝树石室中入定三月,以神通力至普光世界天王佛处,宣说诸佛要集之法,及文殊菩萨倾其神力,未能动摇离意女(天王如来右侧之女子)入定一事。又佛所说之要集法有六:(一)诸法空,(二)诸法常住,(三)初发菩萨心,(四)六度无极,(五)菩萨十地所入处,(六)佛不可得。

2.25 万字 | 2023-01-11 11:12更新

大方广宝箧经
大方广宝箧经

求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方广宝箧经》,又称《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佛教典籍,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经集部》,共三卷,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该经讲述佛陀到祇园说法,文殊菩萨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犍连等各述文殊的智慧与辩才。

2.24 万字 | 2023-01-15 16:11更新

禅法要解
禅法要解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法要解》,凡二卷。鸠摩罗什等译于姚秦弘始四年至十四年(402~412)。又称禅法要解经、禅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解说菩萨习禅之要法,初叙净观、不净观,次述除五盖修四禅之相,次说明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及四空定、四谛观之修习;并述心专正、质直、惭愧等十事,及四如意足、五神通之法。

1.86 万字 | 2023-01-15 16:19更新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象头山中。与大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有所作悉已成办。释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妙心俱得解脱。诸心自在到胜彼岸。善入法界建立法幢。心能弃舍一切利养。正善出家极善具圆。满足诸愿住涅槃道。唯一补特伽罗现居学地。所谓尊者阿难。诸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人。皆是一生补处。获诸总持得一切智。现前趣向一切智。

10.90 万字 | 2024-03-15 06:16更新

御制拣魔辨异录
御制拣魔辨异录

雍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御制拣魔辨异录》,凡八卷。又作《拣魔辨异录》。清世宗撰,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明代临济宗僧汉月法藏撰有‘五宗原’一书,其门人潭吉弘忍亦撰‘五宗救’一书以批驳当时曹洞宗之主张,遂引起当世禅林间之论诤,及至清代,犹有余波。世宗即撰本书,谓法藏、弘忍等人之宗乘主张为邪魔异说,并列举彼等之语录及著作,一一加以驳斥。又指出彼等之传人饮酒食肉、破毁戒律,危害佛教甚钜,必须翦除,故世宗曾以实际行动迫害法藏派之僧徒。

12.77 万字 | 2024-03-26 19:42更新

月磵禅师语录
月磵禅师语录

释月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释月磵(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磵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磵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4.50 万字 | 2024-06-05 20:00更新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之异译。

1.68 万字 | 2022-08-25 15:0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