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故实
尚书故实

李绰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尚书故实》,又名《尚书谈录》。笔记。唐李绰撰。一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礼部郎中。唐末黄巢起兵入长安,绰随同河东张尚书避难于圃田(今河南中牟),寓居佛寺。是编为纂录此间张尚书与访客谈资中可引为故实者,因取为书名。所载凡遗闻杂事,诙谐戏谑,以唐为主,兼及前朝,共七十九条。有《宝颜堂秘笈》本, 《唐人说荟》本等。《尚书故实》内容比较庞杂。作者在小序中曾这样写道:“凡聆征引,必异寻常,足广后生,可贻好事,遂纂集尤异者,兼杂以诙谐十数节,作《尚书故实》云耳。”这便将此书的创作意图说的很明确了。小说的内容包括了轶事、异闻、辨疑等几个方面,主要是记事,对书、画、碑、帖等方面的内容多所涉及,在书中占了大量篇幅。

0.94 万字 | 2023-10-11 07:49更新

开福道宁禅师语录
开福道宁禅师语录

道宁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开福道宁禅师语录》,二卷,宋道宁说,善果集,道敬题词,谭章序,席震请疏,克勤题记,祖证题记,日本元趾后序,首题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尾题无第十九代四字,语要收于续古尊宿语要三。南岳下第十四世,嗣五祖演。全称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又称潭州开福报慈禅寺道宁师语录、开福宁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开堂晋院拈香法语、上堂、小参、垂示、偈颂、遗诫等,并于卷首、卷末附录序、疏等文。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重刊。

2.50 万字 | 2023-11-11 10:09更新

建中靖国续灯录目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目录

惟白勅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

2.58 万字 | 2023-11-11 10:12更新

太清石壁记
太清石壁记

苏玄朗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清石壁记》,原题“楚泽先生编”。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抱朴子•遐览篇》已著录“樊英石壁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亦著录“玄晋苏元明太清石壁记三卷”。注称:“乾元中(758-760)剑州司马纂,失名。”按苏元明即隋代罗浮山隐士苏玄朗,号青霞子,精通内外丹法。本书似为苏玄朗据魏晋丹书纂集丽成,又经唐人楚泽先生改编。书中记载外丹服食药方五十馀种。皆列举药物分两及捣炼制作方法。上卷有太一金英神丹方、造大还丹方、黄帝九鼎丹方、太一金膏丹方、石硫黄丹方等二十馀种药方,并有造六一泥法、造丹炉药釜法、飞丹禁忌法等。卷中收录八神丹方、三使丹方、召魂丹方等三十馀种造丹方法,并附服丹方法、禁忌及效验。又有〈丹经秘要口诀〉及〈合药诀〉,列举六十馀种药物之异名。下卷有炼钟乳法、作铁粉法、造砒丹法等丹方,并有服诸丹诀、疗病状法、服丹人消息法,以及鉴定金石药形质美恶之法等。据称依法服丹,可治病或登仙。本书亦为研究早期炼丹术及医药史之重要资料。

1.50 万字 | 2023-12-31 14:30更新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又名《自然五胜文》或《真一五称经》。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著录。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二卷,收入洞神部神符类。另有敦煌残抄本一件(P2440),题作《灵宝真一五称经卷》。本书上卷有五枚大符,即“五称符”(又名五胜文)。据称此符隐含五方帝君姓讳,上应五星,下表五岳,中宝五脏,乃五行之母。诸道士欲求长生不老,役使万神,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财,皆可书写佩服此符。书中详载佩符行道之法。下卷内载八卦神名及治所,以及祭祀通灵,召八卦、六甲诸神之法。篇末载灵宝二十四真图。总之,全书主要内容为早期道教佩符祭祀,召神役鬼之术。

1.61 万字 | 2023-12-31 14:33更新

武当福地总真集
武当福地总真集

刘道明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武当福地总真集》,元朝武当山道士刘道明撰。书成于至元辛卯年(1291)。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此书记武当山胜景及道教史迹。该山在今湖北丹江口市,周围六百里,山势峻拔,奇峰迭起。相传玄帝(即真武神)于此修道升真,故道教称之为武当福地。宋、元以来,该山道教兴盛,山中宫观祠庙及神仙灵迹甚多。本书上、中二卷,首先详记武当山之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及台池潭洞等胜景;其次记述五龙宫、紫霄官、佑圣观、王母宫等宫观修建始末;磨针石、试剑石、三天门、榔梅祠等神仙灵迹,以及各种仙禽神兽、奇草灵木等等。卷下首先记述有关玄帝真武之神话传记及宋代加封真武尊号之史实。其次则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之名士,如关尹、尹轨、阴长生、姚简、陈抟、孙寂然、曹观妙、唐风仙、汪贞常、鲁洞云、叶云莱等,共二十馀人。此书对研究宋元武当道教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16 万字 | 2024-02-27 19:49更新

犹龙传
犹龙传

贾善翔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犹龙传》,北宋道士贾善翔编撰。南宋《秘目》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此书三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为六卷,收入洞神部谱录类。此书为老子神话传记。卷首有贾氏自序,谓自《史记》以下,历代史书记述老君降世事迹,大多简约不详。作者因此据有关史书道典撰集此书,“庶其详也”。全书分二十八篇,以编年体详述老君应时降世,传道设教之灵异事迹,以及历代崇奉老君之事。其事上起元始之时,下止于北宋真宗朝。此旁征博引,大多为道教神话。传说孔子曾赞叹“老子其犹龙乎!”本书题名为“犹龙传”。

4.41 万字 | 2024-02-27 19:53更新

六道集
六道集

弘赞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六道集》,佛教论集。清康熙十八年(1679)弘赞辑。五卷。是一部有关佛经中“六道”内容的资料汇编。全书分七门: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鬼神道(亦称“饿鬼道”)、五畜牲道、六地狱道、七地狱道之馀。其中每一道的解释和论证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述言”(又称“释名”、“述名”、“列名”等),即对每一道的名称、性质、居处以及众生因何处于此道进行阐释;(2)“述诸经文”(又称“集诸经文”、“录诸经文”等),摘引经典中相关的论述;(3)“举例”,作进一步说明。文中夹有小注,文末有“音释”一项。

12.64 万字 | 2024-02-28 19:37更新

继灯录
继灯录

永觉元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继灯录》,凡六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僧永觉元贤(1578~1657)着,清顺治八年(165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元贤广搜博采诸方文献,继五灯会元、五灯会元续略等诸种传灯录,编集曹洞宗自青原行思之系统中第十六世天童如净以下之四十一人,以及临济宗自南岳怀让之系统中第十八世净慈悟明以下之二一六人,又附录沩山太初等法系不详者七人,计辑录二六四位禅林耆宿之机缘略传、宗乘法语等。元贤另著有‘补灯录’一书,然其传本所在不明。据禅籍志所抄录永觉元贤之补灯录自序略文记载,该书共载录禅僧一八○人之传记。

9.51 万字 | 2024-03-09 20:16更新

比丘尼传
比丘尼传

宝唱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比丘尼传》,四卷,梁释宝唱撰,成于天监十六年(517)。有《丽藏》、《宋藏》、《金藏》、《元藏》、《大正藏》等版本。为一部专门记叙中国汉地佛教比丘尼生平事迹的传记。始于东晋升平年间的净捡,终于梁天监十五年,共记比丘尼六十五人。记其出家因缘、苦行精修及社会活动的事迹,为中国佛教重要史料。宝唱之后,直到近代,比丘尼传无续作者。入民国后始有震华法师(1909—1947)续撰《续比丘尼传》六卷,完成于1939年,共记从梁至民国比丘尼二百人,附见四十七人。不仅记诸尼修行弘法事迹,而且著录不少尼众创作的诗词文章。资料颇为丰富。正续比丘尼传,皆收入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高僧传合集》中。

2.86 万字 | 2024-03-15 06:14更新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象头山中。与大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有所作悉已成办。释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妙心俱得解脱。诸心自在到胜彼岸。善入法界建立法幢。心能弃舍一切利养。正善出家极善具圆。满足诸愿住涅槃道。唯一补特伽罗现居学地。所谓尊者阿难。诸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人。皆是一生补处。获诸总持得一切智。现前趣向一切智。

10.90 万字 | 2024-03-15 06:16更新

大乘宝云经
大乘宝云经

曼陀罗仙 僧伽婆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教经典。南朝梁曼陀罗仙与僧伽婆罗共译。七卷。是唐达磨流支译《宝雨经》的异译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7.32 万字 | 2024-03-15 06:16更新

大乘入楞伽经
大乘入楞伽经

实叉难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又名《楞伽经》、《入楞伽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七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另有若干号散藏于各地,总计共约九十号。其中有多号附有《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此经结构与十卷本*《入楞伽经》基本相同,内容亦主要为论述“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法”。经文宣扬如能消灭阴覆于阿赖耶识的一切虚妄分别,一切根识也就随之而灭,由此说明离心无一切境界,三界唯心。经中提到真如、藏识、意识等一系列概念,为后来的《唯识论》、《起信论》所发挥。异译本参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历代大藏经均收

18.52 万字 | 2024-03-15 07:45更新

大庄严经论
大庄严经论

马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亦称《大庄严论经》、《大庄严论》、《大庄严经》等。佛教论典。古印度马鸣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五卷。由九十一章组成,内容包括佛本生故事、寓言故事、史传故事、譬喻、因缘谈等等,主题是关于佛教的种种宗教实践问题,诸如佛塔崇拜、持戒、布施、闻法求道、忍辱精进、少欲知足、禅定见谛、供养尊长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公元前后佛教教团生活及修行实践的重要材料。本论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15.32 万字 | 2024-03-15 08:20更新

黔南会灯录
黔南会灯录

如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黔南会灯录》,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序刊。收在《禅宗全书》第二十四册。主要辑录明、清两代黔地诸师的机缘语要。黔者,指黔州(县治在今四川省彭水县)。作者鉴于“披阅传灯,见古今尊宿名目,多在江浙诸省,惟黔中未见片言点墨”,而遍历黔州诸郡,汇收全黔诸家语录,编成此书。书中所收禅师,以四川出生者为主,旁及云南等地,计119人。《黔南会灯录》八卷,系善一如纯跋涉各地,遍访名山大刹,问故荒江古庵,广搜口碑,博采语录,从游历时发大悲愿,到返归故里后握管执笔,再到《黔南会灯录》全书之告竣,历时近二十年。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次年即刻板入藏。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嘉兴续藏》原本、日本藏影印本均次于《锦江禅灯》之后,为史传部重要撰述。除藏本外,又有民国十九年贵阳文通书局铅印单行本。内容系收录明清时代川、滇诸地之禅家语要。计收录一一六位禅师之上堂、小参、示众、机缘、拈颂、法语等。该书所收录之禅家,以临济宗天童圆悟之法嗣破山海明之法系最多,并含相同之临济宗汉月法藏之法系、曹洞宗云门之法系及不详法系者若干名。

6.35 万字 | 2024-03-16 09:01更新

在家律要广集
在家律要广集

智旭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在家律要广集,三卷,明智旭集,清仪润、陈熙愿增订,仪润序,陈熙愿跋,沉起潜序。秉无极二五之真精而成人。当思全其为人。而后无愧於天。人各得乎天之全。上智而下。不能不蔽乎人欲。於是本性日漓。而天真日失。急思有以救之。如镜去滓而光依旧。水无风而波自平。非增其新。惟不减其故耳。复性归真之法。圣教曰克明。曰日新。而至善之区。则以佛门本来面目之谓也。失其本来。便换了面目。守此面目。则还其本来。不加不损。不即不离。得造上乘。

10.37 万字 | 2024-03-19 19:24更新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圭峰宗密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又云行愿品随疏义记。六卷,宗密着。解行愿品疏者。

11.06 万字 | 2024-03-19 19:25更新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资粮全集,八卷,明庄广还辑并序及后序、募刻疏,全书六卷,前后集各一卷,有图,附中峯、西斋怀淨土诗,袾宏校正并序,陆光祖序,仇云凤序,庄芳林跋。嘉本沉广近直音略训并像赞佚失,今补录。收于《卍续藏》第108册中。全书分前集、净土往生章、净土起信章、净土誓愿章、净土斋戒章、净土日课章、净土兼禅章、后集等8卷,为古人辑录之初机入门书。书中所辑录各条之后,尚附作者之考证或按语,以利阅读。

7.47 万字 | 2024-03-19 19:26更新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智涌了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五卷,宋了然述并序。有条个。

25.00 万字 | 2024-03-19 19:27更新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

大慧宗杲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正法眼藏》,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录而成,寻即刊行。俗称大慧正法眼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门慧悦及居士春门徐弘泽等,附圆澄及李日华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张子韶侍郎书,而加以重刻。

27.75 万字 | 2024-03-20 10:3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