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
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

地婆诃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密严经》(梵Mahāyāna ghana-vyūha-sūtra,藏H!phags-pa rgyan-stug-po bkod-pa shes-bya-ba theg-pachen-poh!I mdo)三卷。简称《密严经》。有两种译本,一为唐·地婆诃罗(日照)译,另一为唐·不空所译,二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大体而言,二译本的译语大致相同,而品名稍异。然就体裁而言,正如不空译本篇首的代宗序文所说,日照译本的长行、偈颂各半,不空译则多偈颂韵文。此外,日照译较不空译有更多的省略处。今通行日照译本。

3.52 万字 | 2023-02-14 21:49更新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

玄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唐玄奘译,为唯识宗主依的经典。本经凡八品,第一序品,第二至第八为正分,其内容为:一、序品第一。二、胜义谛相品第二,胜义谛者,即离言法性,诸法实相。此品说无二超过一切寻思、与诸行相非一非异、而遍一切一味之胜义谛相。三、心、意、识相品第三,此品说心、意、识之名相,以明唯识之转变。四、一切法相品第四:此品说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以明一切法相。五、无自性相品第五:此品说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之三种无自性性,以明三性、三无性相依之妙理,显空有和融之大义。六、分别瑜伽品第六:此品说唯识观行。七、地波罗蜜多品第七:此品具说菩萨十地、乃至佛地,及菩萨所应学事、即所谓六波罗蜜。并明其所对治愚痴粗重,所经三大不可数劫。八、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此品说三身功德,别释三藏差别。

3.61 万字 | 2023-03-21 21:11更新

佛藏经
佛藏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藏经》又称《奉入龙华经》、《选择诸法经》。是三论宗必读的三论五经之一,由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七年翻译。此为异于其他戒本之处。然强调若不理解诸法实相、无生、无灭等,则虽受持二百五十戒,亦形同破戒,并主张远离‘戏论分别’始得称持戒。又以本经阐释菩萨僧团必得由声闻僧团别立之种种原因,故列为大乘律之典籍。

3.67 万字 | 2023-05-13 08:06更新

继灯录
继灯录

永觉元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继灯录》,凡六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僧永觉元贤(1578~1657)着,清顺治八年(165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元贤广搜博采诸方文献,继五灯会元、五灯会元续略等诸种传灯录,编集曹洞宗自青原行思之系统中第十六世天童如净以下之四十一人,以及临济宗自南岳怀让之系统中第十八世净慈悟明以下之二一六人,又附录沩山太初等法系不详者七人,计辑录二六四位禅林耆宿之机缘略传、宗乘法语等。元贤另著有‘补灯录’一书,然其传本所在不明。据禅籍志所抄录永觉元贤之补灯录自序略文记载,该书共载录禅僧一八○人之传记。

9.51 万字 | 2024-03-09 20:16更新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

大慧宗杲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正法眼藏》,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录而成,寻即刊行。俗称大慧正法眼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门慧悦及居士春门徐弘泽等,附圆澄及李日华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张子韶侍郎书,而加以重刻。

27.75 万字 | 2024-03-20 10:33更新

性善恶论
性善恶论

传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性善恶论》,六卷,明传灯著,(目录作注)并序,王立毂序。性具善恶论是天台宗佛性论之基本思想,亦为历代天台宗匠视为家珍。及至明代幽溪传灯法师,尤以性具善恶之旨趣为洞明如来出世、为众生开示悟入这一大事因缘之眼目;亦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圭臬。其晚年所著《性善恶论》六卷,秉承天台付嘱,融摄孔门道脉;糅合众经论,综合诸师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详尽阐述了天台宗性具善恶之旨要。此外,其早年所著《净土生无生论》,涵摄华严宗、禅宗、净土宗以及世间心性论等,复以明心见性、即心是佛、行归净土等总以发明天台性具思想。在其弘宗演教、肆力躬行之下,一时缁素云集响应,大大改变了天台宗长期以来的疲弊颓势。

13.53 万字 | 2024-03-20 10:37更新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凡十卷三十一品。唐代义净译。略称最胜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此经乃金光明经之别译本。为金光明经之译本中最后出而最完备者。本经叙说金光明忏法之功德,且叙述由四天王之镇护国家和现世利益之信仰。广为我国、日本所重视。古来,本经之注疏颇多,较重要者有,隋吉藏之金光明经疏一卷、隋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六卷与金光明经玄义二卷、唐慧沼之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十卷等。

10.88 万字 | 2024-03-20 19:53更新

五灯全书目录
五灯全书目录

霁仑超永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五灯全书目录》十六卷。清代霁仑超永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册至一四二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进呈奏疏、凡例等。全书内容系超永自五灯会元等诸传灯录中摘其要者,并费时十余年亲往各地搜集文献。除七佛、西天、东土诸祖外,凡五灯会元以后之祖师、耆宿、居士等,无论正系旁系,皆广为搜录立传,计有七千余人,为传灯录之集大成者。本书承认唐代天王道悟等之法系。此外,书中有若干人物重复编列之情形。

7.46 万字 | 2024-03-31 11:34更新

清珠集
清珠集

佚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清珠集,一卷,清治兆辑并序,赵成夏序,德真序,淨信跋,翁三沙跋,附结社文、发愿文、募缘疏、戒忏疏。

4.75 万字 | 2024-04-16 09:20更新

四教仪备释
四教仪备释

佚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四教仪备释,二卷,元元粹述。

8.28 万字 | 2024-04-20 10:32更新

金刚錍论释文
金刚錍论释文

佚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金刚錍论释文,三卷,宋时举释,清海眼会,卢复题记,日本谨白可畏题记。

13.01 万字 | 2024-04-20 10:50更新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佚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瑜伽熖口注集纂要仪轨,二卷,清寂暹纂并跋,无隐序,前附瑜伽熖口仪轨六则,后附疏式,尾题无仪轨二字。

4.14 万字 | 2024-04-25 18:35更新

华严原人论合解
华严原人论合解

宗密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原人论合解   唐圭峯兰若沙门 宗密 论     元长安开元寺沙门 圆觉 解     明 寨云居士 杨嘉祚 删合     清 东甫居士 钱伊庵 真益居士 陈熈愿 同校     清 六不居士 顾莲善 重刊

4.62 万字 | 2024-06-05 19:56更新

月磵禅师语录
月磵禅师语录

释月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释月磵(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磵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磵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4.50 万字 | 2024-06-05 20:00更新

法镜经
法镜经

安玄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镜经》是一部佛教典籍, 全一卷(或二卷)。东汉安玄译,严佛调笔受。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与大宝积经卷十九康僧铠所译之郁伽长者会,及竺法护所译之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皆为同本异译经。然本经系古译本,将释尊译作众祐,舍卫国译作闻物国,长者译作理家等。内容叙述释尊应郁伽(梵Ugra ,本经译作‘甚’)长者之请,为在家、出家之菩萨说戒行。[杂阿含经卷三十、大唐内典录卷一、历代三宝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一]

1.26 万字 | 2022-08-24 10:07更新

大乘显识经
大乘显识经

地婆诃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显识经》二卷。唐·地婆诃罗译。又称《显识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主要是就识(异译写作神识)而论,尤其以众生死去后,识之舍离此身,及取他身为重点。就此点而言,阇那崛多的初译本《移识经》的经题更能充分地表达经的主旨。

1.27 万字 | 2022-08-24 10:13更新

太子瑞应本起经
太子瑞应本起经

支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太子瑞应本起经》,凡二卷。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瑞应本起经、瑞应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其内容之编排或记述之体裁,大抵皆与‘修行本起经’类似,两经均采十七岁纳妃、十九岁出家之说。记述释尊之过去因地至成道后济度三迦叶等事。有关四门出游、出城时内殿之描写,与车匿诀别,尤其降魔成道之记载,气势磅礴雄浑,为重要佛传文献。

1.69 万字 | 2022-09-08 12:52更新

过去现在因果经
过去现在因果经

求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过去现在因果经》,凡四卷。又称《过现因果经》、《因果经》。为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系采释迦自传之形式,说其过去世为善慧仙人修行者,曾师事普光如来,至成佛后所说的本生之事迹,由于此一因缘,故于现世能成就一切种智。为汉译经典中,极具文学价值之佛传。此经另有绘卷形式之绘因果经(迄今流行于日本)。另有两种同本异译本:后汉竺大力与康孟详所译之修行本起经、吴·支谦所译之太子瑞应本起经两卷,此二本亦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然开元释教录则谓,除上记之外,另有三种异译本,即:后汉支曜所译之小本起经二卷、后汉康孟详所译之太子本起瑞应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之过去因果经四卷,惟此三本今皆不存。

5.28 万字 | 2022-10-17 20:05更新

佛说无言童子经
佛说无言童子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无言童子经》,亦称《无言菩萨经》。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二卷。是《大集经》第六品《无言菩萨品》的异译本。说有太子名无言,佛为说善思惟生于正见等义,又为广说“信”、“进”、“念”、“慧”等四力

2.17 万字 | 2022-10-26 09:36更新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又名普贤菩萨定意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之十定品也。

2.87 万字 | 2022-11-06 14:0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