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武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0.78 万字 | 2023-05-02 16:24更新

诸葛亮集
诸葛亮集

诸葛亮 | 诸子百家 | 连载中

《诸葛亮集》又称《诸葛氏集》,为陈寿整理编辑,内容包括诸葛亮的文章、兵书、奏折。 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3.38 万字 | 2022-03-04 19:43更新

管子
管子

管仲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 “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管子》一书是管仲及其学派的核心思想,它以黄老道家为主既提出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既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又主张以人为本,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雄奇的霸道之策,又坚持正义的王道理想;既避免了晋法家忽视道德人心的倾向,又补充了儒家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不足,在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管子》一书原为86篇,至唐又亡佚10篇,今本存76篇,托名春秋管仲著。其实《管子》同先秦许多典籍一样,既非一人之著,亦非一时之书。顾颉刚先生认为“是一部稷下丛书”。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这种观点。

15.64 万字 | 2023-09-17 12:23更新

六韬
六韬

姜子牙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2.33 万字 | 2023-04-22 18:11更新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 | 诸子百家 | 连载中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13.40 万字 | 2021-10-28 13:08更新

家范
家范

司马光 | 诸子百家 | 连载中

般人只知道司马光有一部治国的书叫《资治通鉴》,却很少有人知道司马光还有一部齐家的书叫《家范》。《家范》并不是仅仅讲如何治家的问题,司马光在《家范》卷首引用《大学》里的一段话,来阐明他写《家范》的目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司马光自己也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古人把齐家和治国看得同等重要,甚至认为齐家是本,治国是末,“本乱而末治”是不可能的。家都管不好,子弟都教育不好,怎么能出来教育别人呢?所以,司马光是把齐家提到治国的高度,来写《家范》的。所谓“圣人正家以正天下者也”。

14.71 万字 | 2021-08-05 10:32更新

商君书
商君书

商鞅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6篇 ,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商君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

2.50 万字 | 2023-04-22 18:10更新

虎钤经
虎钤经

许洞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 均州参军等职。《虎钤经》以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虎钤经》,明刊本,下同),重视人(主要是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将帅应“观彼动静”而灵活用兵,做到“以虚含变应敌”。

8.26 万字 | 2022-10-03 21:46更新

棠阴比事
棠阴比事

桂万荣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我国古代法医学著作。一卷。宋代桂万荣撰。刊于1213年。本书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每案皆有四言标题。其中有涉及法医鉴定的内容。现存《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棠阴比事》是继五代时的《疑狱集》与宋代郑克编撰的《折狱龟鉴》之后,又一部记述诉讼活动的书籍。

1.60 万字 | 2023-05-03 15:58更新

兵经百言
兵经百言

揭暄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兵经百言》为中国古代兵书之一,《兵经》全书共分三个部份,上卷智部,28字条,主要讲设计用谋的方法、原则;中卷法部,44字条,主要讲组织指挥及治军的方法、原则;下卷衍部,28字条,主要讲天数、阴阳及作战中应注意的问题。该书作者揭暄,字子宣,明末广昌人。史载:“暄少负奇气,喜论兵,慷慨自任。独闭门户精思,得其要妙,著为《兵经》、《战书》,皆古所未有。” 清军攻陷南京之后,揭暄与父衷熙举兵奋起抗清。时父子二人赫赫名声,响震江闽之间。后来,清兵攻占福建,揭暄遂归隐山林,最后幽抑而终。

1.51 万字 | 2022-11-04 16:23更新

袁忠宪集
袁忠宪集

袁淑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袁淑(408--453) 南朝宋文学家。字阳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官太 子左卫率。刘劭作乱时,为劭所杀。淑有才辩,能诗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袁阳源集》。

0.54 万字 | 2022-11-21 18:44更新

三略直解
三略直解

刘寅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三略直解》,军事理论书。明刘寅撰。三卷。寅,崞县(今山西原平县)人,洪武间进士。《三略》,旧题黄石公撰,已著录;刘寅为其作注,遂成此编。寅注以黄老思想为准,参校诸本,考其异同,时有发挥,故《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务在沈(沉)机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之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其所注之书皆名《直解》,《尉缭子直解》已著录,此又其所注书之一种。今本《三略直解》分上、中、下三卷。卷上首有一段文字叙《三略》作者及授受源流,谓 《三略》本太公书,而黄石公推演之以授子房 (张良),其说本宋真德秀,误袭旧说,了无新意。然辨宋张商英 《素书》之伪,诚为至当。故《四库提要》评其前谓《三略》真出太公云云,“则其诬与商英等矣”。

0.51 万字 | 2022-07-17 22:01更新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王真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又称《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道德经论兵要义》。唐代论述治国治兵之道的著作。王真撰。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刀兵不息,作者忧患于国家安危,惮思竭虑撰成此书,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呈献朝廷。今有明正统《道藏》本、《宛委别藏》本多种存世。81章。该书从军事角度注释《老子》,强调治国治军要道、德、仁、义、礼兼用,统治者要戢兵去战,就要无为,不争。但要为止战而备兵,反对麻痹轻敌。在战略上,提倡以不欲求欲,以不为求为,应敌后起,常为客兵。该书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军事思想并有所发展,但其企图以文治而非武力消除战乱的迂腐思想,不仅无济于当时,对后世也有不良影响。

2.36 万字 | 2022-11-04 17:01更新

太公兵法
太公兵法

太公望 | 诸子百家 | 连载中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1.46 万字 | 2022-03-26 08:11更新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岑仲勉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新编诸子集成·墨子城守各篇简注(繁体竖排版)》主要内容简介:我国军事家几无不晓得孙子兵法那一本书,但墨翟的守城方法,似乎还未得到人们的十分注意。墨翟的时期,大约比孙武不过略后几十年。据墨子公输篇说,以技巧著名的公输般替楚困造成云梯,要来攻打宋国。若要真正去研究墨子城守诸篇还需结合其他注释与更新的研究成果。

8.31 万字 | 2022-05-15 07:22更新

物理小识
物理小识

方以智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物理小识》是明末学者方以智编撰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亦名《名物小识》,为记叙自然科学为主的杂著。初成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后方以智流离岭南时又作了修改。全书十二卷,以科学知识的记录形式出现,涵盖了物理学、医学、哲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6.41 万字 | 2022-05-17 15:14更新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 诸子百家 | 连载中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26.42 万字 | 2022-03-31 13:02更新

傅子
傅子

傅玄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据《晋书·傅玄传》记载:“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各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一百四十首,数十万言。”《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此书为一百四十卷,入儒家类。唐宋之间,部分内容逐渐散失,故宋《崇文总目》著录为二十三篇,《宋史·艺文志》则仅著录为五卷。明清之际,原本则佚失不存。清人自《永乐大典》、《太平御览》、《群书治要》诸书中辑出,计有严可均五卷辑本,钱保塘三卷辑本,傅以礼五卷辑本。

0.81 万字 | 2022-05-14 19:30更新

曾胡治兵语录
曾胡治兵语录

蔡锷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曾胡治兵语录》是中国近代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12章,1.4万余字。清宣统三年(1911),蔡锷就任云南新军协统之时,受镇统钟麟同委托,编“精神讲话”,遂摘取曾国藩、胡林翼的论兵言论,分类编辑成《曾胡治兵语录》,每章后加评语,以阐发其军事思想。目的在于厉兵秣马,驱逐列强。1917年此书由上海振武书局刊行。1924年蒋介石将此书作为黄埔军校教材,并增辑《治心》一章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出版。《曾胡治兵语录》中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等前十章为治军问题。主张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练兵要严格。兵机、战守两章为战略战术问题,讲究持重谨慎。主张“简练慎出”,无充分准备不轻言战。以后发制人为主,又注 意抢占先要以求先制,重视以主待客持久待变,提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战法重奇正。防守强调掌握重点,进攻重机宜,行止重谨慎。

1.91 万字 | 2022-11-04 17:06更新

折狱龟鉴
折狱龟鉴

郑克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折狱龟鉴》,又名《决狱龟鉴》。中国古代有关刑事检验的案例汇编。郑克著。约南宋初年开始印行,后多次刊行,明、清分别被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郑克,字克明,曾任北宋建康府上元县尉,南宋湖南提刑司干官,熟知历代史传和当时狱政。本书是以五代和凝、和父子所著《疑狱集》为基础,收集旧文,加以增补而成,共20卷,276条,共收案例故事395件,分释冤、辨诬、鞫情、议罪等20门,明《永乐大典》中虽载有全书,但各卷的界限不清,清代收入《四库全书》时,对全书进行了校订,分为八卷。

7.34 万字 | 2023-09-17 12:3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