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法应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凡四十卷。南宋法应集,元代普会续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五册。系编集古来禅家诸祖颂古之作。内容共收世尊机缘二十四则、菩萨机缘三十则及大乘经偈六十二则、祖师机缘七○二则。举凡增续及续收均冠以续收二字,与原集区别。

38.12 万字 | 2023-08-25 10:36更新

天圣广灯录
天圣广灯录

李遵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天圣广灯录》,又称《广灯录》、《禅宗广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李遵勗编。30卷,另有目录1卷。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献《广灯录》,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系增广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而成,收录自释迦牟尼、摩诃迦叶以下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南岳怀让下十一世、青原行思下十二世约370余人的机缘语句及略传。李遵勗得法于临济宗禅僧蕴聪,为南岳下第九世(《五灯会元》卷十二则编为“南岳下十世”),故对南岳系禅师叙述尤详,马祖道一以后诸师语录几乎全部收录。但缺青原系第一至六世,人物不全,且世系编次较凌乱。编者殁后,其小传及有关机缘语句亦收录于本书卷十八之末。本书刊行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收于《卍续藏》第135册。

25.28 万字 | 2023-08-31 10:06更新

辟妄救略说
辟妄救略说

密云圆悟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辟妄救略说》,凡十卷。又作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明代僧密云圆悟(1566~1642 )着,侍者真启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悟之法嗣汉月法藏主张一‘○’(圆相)为千佛万佛之祖,并反对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遂着五宗原,乃引起一场禅林间之论诤,其后汉月之法嗣潭吉弘忍复作五宗救以辩护其师之说。本书作者圆悟则以为禅宗不立文字,更无‘○’之相貌为千佛万佛之祖;有此一‘○’,禅宗慧命势将断绝,为免后世禅门弟子误入邪见,妄认一‘○’而不自悟,乃述此书以阐扬佛法大意。清世宗亦著有拣魔辨异录一书,驳斥汉月等之见解。

36.18 万字 | 2024-03-20 10:33更新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无畏授所问大乘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三卷。是《大宝积经》第二十八《勤授长者会》、西晋白法祖译《菩萨修行经》的异译本。述说诸佛发心,为舍卫城勇猛授等五百长者说四十四种过患。谓须厌离一切乐具,方能成就六波罗蜜,得无上菩提。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0.67 万字 | 2022-07-18 08:46更新

法镜经
法镜经

安玄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镜经》是一部佛教典籍, 全一卷(或二卷)。东汉安玄译,严佛调笔受。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与大宝积经卷十九康僧铠所译之郁伽长者会,及竺法护所译之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皆为同本异译经。然本经系古译本,将释尊译作众祐,舍卫国译作闻物国,长者译作理家等。内容叙述释尊应郁伽(梵Ugra ,本经译作‘甚’)长者之请,为在家、出家之菩萨说戒行。[杂阿含经卷三十、大唐内典录卷一、历代三宝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一]

1.26 万字 | 2022-08-24 10:07更新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

2.38 万字 | 2022-09-06 16:15更新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二十卷,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传梵大师法护等奉诏译。

7.45 万字 | 2022-09-07 09:00更新

旧杂譬喻经
旧杂譬喻经

康僧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杂譬喻经,指佛典中的譬喻经(以譬喻故事彰显佛理的经文),共有五部。《杂譬喻经》中的故事大抵与《是身如丘井》的故事相类。有些譬喻在惊险、奇特与悬念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 万字 | 2022-09-24 21:52更新

众许摩诃帝经
众许摩诃帝经

法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众许摩诃帝经》,佛教经典,梵名 Maha^sammata-ra^ja。凡十三卷。宋代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佛陀之传记,叙述释种之由来、释尊之一生,以至乌波梨归佛之事迹。经题“众许”为劫初王三摩达多(梵 Sammata)之意译,摩诃帝(梵 maha^ra^ja),大王之意。此经与唐代义净所译之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一至卷九同本。

6.95 万字 | 2022-10-18 14:19更新

阿差末菩萨经
阿差末菩萨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阿差末菩萨经》,七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大乘部无尽意菩萨经同本。梵语阿差末。此翻无尽意也。

4.68 万字 | 2022-11-03 12:56更新

阴持入经
阴持入经

安世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阴持入经》,凡二卷。东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阐明五阴(色、受、想、行、识)及十二入(眼、耳、鼻、舌、身、心,及色、声、香、味、更、法等,内外各六)之法相,并细说三十七品经法(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贤者八种道行)。更进而阐论由道谛通达解脱之方法。

1.20 万字 | 2022-11-17 15:20更新

佛说德护长者经
佛说德护长者经

那连提黎耶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德护长者经》,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住耆阇崛山,外道嫉妒。劝德护长者于七种门各作火坑,复以毒药置饮食中,请佛应供。月光童子向母月云叹佛功德,母亦为子叹佛功德。一千彩女,闻皆欢叹。长者敕语家人营办火坑毒食,月光广说佛不受害。佛将受请,放光普召十方无数菩萨,同来应供。月光童子,月上童女,及德生女,智坚童子,又来向父说偈赞佛。佛至其家,长者见大神力,惭愧忏悔。佛以实语灭诸毒药,授月光及长者等大菩提记。(

1.52 万字 | 2022-11-27 21:09更新

力庄严三昧经
力庄严三昧经

那连提耶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力庄严三昧经》,三卷,隋那连提耶舍译。佛由力庄严三昧出,说佛之十智。

1.88 万字 | 2023-01-11 11:27更新

大乘同性经
大乘同性经

阇那耶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同性经》,佛教经典。北周阇那耶舍译。二卷。“同性”,梵文abhisamaya的意译,亦译作“证契”,即契入大乘教理之意。本经论述了众生之实相、众生界之无尽及菩提、世谛法等教理,并列举了菩萨十地。异译本有唐地婆诃罗译《证契大乘经》二卷。两种译本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3.54 万字 | 2024-03-15 08:17更新

佛说维摩诘经
佛说维摩诘经

支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之称一名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2卷十四品

2.89 万字 | 2023-02-14 21:31更新

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

释道世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苑珠林》是唐释道世撰佛教类书。一百卷。别本作一百二十卷。全书分为一百篇六六八部,概述佛教之思想、术语、法数等,博引诸经、律、论、纪、传等,共计四百数十种,其中有现今已不存之经典。又以内容之不同而分类,故使用极为方便。其引用之文并非照经文抄录,而系录其要义。为我国佛教文献中极其珍贵之一部书。宋高僧传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五、阅藏知津卷四十三。

122.75 万字 | 2023-02-20 21:00更新

华严纲要
华严纲要

澄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澄观,唐代僧人。山阴人,俗姓夏侯。住五台山清凉寺,博综经论。德宗延入译场,使造疏,遂编成十卷以进。好游名山。宪宗时赐号清凉国师,寻示寂,年七十余。弟子传法者百余人。有《毗庐疏》、《随疏演义》、《华严纲要》、《三圣圆融观》等。华严大经者。乃毗卢遮那佛称法界量显现自性因果本妙庄严究竟圆顿总持法门也。文丰义富。事渺宗玄。要而收之。不出四法界而已。

106.10 万字 | 2023-04-21 16:51更新

物初大观禅师语录
物初大观禅师语录

宋大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宋大观说,德溥等编校。主要收录其住法相禅院、显慈禅寺、象田兴教禅院、智门禅寺、教忠报国禅寺、广利禅寺六会上堂语、小参、法语、颂古、佛祖赞、自赞、偈颂、小佛事等。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六套。

2.30 万字 | 2023-06-27 08:22更新

华严经行愿品疏
华严经行愿品疏

澄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经行愿品疏》,亦称《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行愿品疏》等。佛典注疏。唐澄观著。十卷。是对“四十华严”的疏解。唐贞元十四年(798)澄观协助般若译出“四十华严”,即奉敕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此疏。全书分十门:(1)教起因缘;(2)教门权实;(3)所诠义理;(4)辩证所宗;(5)修证深浅;(6)彰教体性;(7)部类品会;(8)流传感通;(9)释经名题;(10)随文解释。释义中对“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均没有的“普贤菩萨十大愿文”,特别予以强调和详细解释,提出了“极乐不离华藏,弥勒即本师”的主张。注释书有唐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六卷。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5.48 万字 | 2023-08-31 09:54更新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会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会译

员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此经凡四译今存者三。其一则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成四卷。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二则元魏菩提流支译成十卷。曰入楞伽经。其三则唐实叉难陀与复礼等译成七卷。曰大乘入楞伽经。盖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达磨西来以授二祖曰。吾有楞伽经四卷可以印心。盖宋本也。以故其传独显。然文字简古难读。昔法亲布衲谓正受禅师曰。此圣智境界非粗心者可入。子欲入之当有方便。正受进曰愿闻其说。衲曰子试取魏唐二译十七卷。置于宋译四卷之左右。证其神观参考妍味。则可以入是经矣。

17.50 万字 | 2023-09-11 16:3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