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灯论释
般若灯论释

清辨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凡十五卷。又称般若灯论释、般若灯。清辨(梵Bhavya )着,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清辨自中观自立派(梵Madhyamaka -sva^tantrika )之观点,对龙树中论各章加以注释而成者。本书之思想特征系以严守龙树以来中观学者之传承为其本位,故不仅处处论破外道及小乘各派之邪见,且批判同是中观派的佛护论师之学说。另一特点即针对瑜伽派之立场,本论之主张一反历来中观学者之观点,尤以对世俗谛与胜义谛之见解更是大异其趣。此外,本论之作者擅长运用因明论理,全书之中,论式结构锐利巧妙,宗因喻各支完备整然,并以之击破反对论者之立义;此为本书另一特点。本论之梵文原本今已不存,汉译本颇不完备。西藏译本收于丹珠尔中,题为般若灯根本中论颂(梵Prajn~a^ -pradi^pa-mu^lamadhyamaka-vr!tti ),迄今犹存,较汉译本受学者之重视。本论之注疏较著名者有观誓(梵Avalokitavrata )之般若灯疏(梵Prajn~a^pradi^pa -t!i^ka^ ),为了解印度末期中观派与瑜伽派之重要资料。

17.55 万字 | 2024-03-31 08:57更新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玄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梵名Abhidharmamaha^vibha^s!a^ -s/a^stra 。凡二百卷。略称大毗婆沙论、婆沙论、婆沙。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本论乃注释印度迦多衍尼子之阿毗达磨发智论,广明法义,备列诸种异说。自西元一○○年至一五○年间于北印度迦湿弥罗(梵Kas/mi^ra ,今克什米尔)编辑而作,为部派佛教教理之集大成者。相传系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梵Pa^rs/va )招集五百阿罗汉,经十二年而成,即第四次之经典结集。本论之内容系收集诸论师对说一切有部佛教根本圣典发智论之注释,与发智论同样分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等八蕴(八章)。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之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之观点进行批驳。其中心问题为三世实有与法体恒有论。由于此婆沙论之编辑,部派佛教教义遂因而广为宣扬,对大乘佛教亦产生极大影响。异译本为阿毗昙毗婆沙论,凡六十卷,相当于玄奘译本卷一一一以前之部分,为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合译,世称为旧婆沙,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二论皆为研究部派佛教之珍贵资料。

237.79 万字 | 2024-03-31 08:59更新

宗镜录
宗镜录

永明延寿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凡一○○卷。又作宗鉴录、心镜录。永明延寿着,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广收大乘经论六十部,及印度、中国圣贤三百人之著作等汇编而成。其内容详述诸佛之大意与经论之正宗。全书立论重在顿悟、圆修,所谓‘禅尊达摩,教尊贤首’为其中心思想,为昭示禅教一致之修禅要文集。全书分为标宗章、问答章、引证章等三部分。第一部分标宗章,为总论概说,占第一卷之大半。第二部分问答章,自卷一后半至卷九十三,讨论关于心与教禅诸宗之异同问题。第三部分引证章,自卷九十四至卷末,引证三百余处经文以强调第二部分之论述。书成之后并未流通,至宋神宗元丰(1078~1085)年间始有木刻本流行。以后有改订版出现,明末刻印嘉兴藏时,智旭重新删定改订本。至清代,续有节本出现。

238.11 万字 | 2024-03-31 08:59更新

禅林宝训顺朱
禅林宝训顺朱

德玉顺朱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抹宝训》由南宋大慧妙喜和竹庵士珪两位禅师精心编纂而成。《禅林宝训》中的嘉言善理,虽然是专对住持,僧众发出的训诫,但是,许多道理超越了佛教修持而具有了普遍意义。《禅林宝训》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书自流传以来,被公誉为“万世师法”。《禅林宝训顺朱》是研究其的专著。

13.83 万字 | 2024-04-20 16:41更新

禅苑瑶林注
禅苑瑶林注

志明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苑瑶林注》,三卷。金·错庵志明撰,元·雪堂德谏注。别称《禅蒙求》、《禅苑瑶林》、《禅苑瑶林注》、《禅苑蒙求瑶林》、《雪堂和尚注释禅苑瑶林》。收在《万续藏》第一四八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二册。志明为使初心学人知佛祖行业,以为办道修业之圭臬,乃搜集释尊以下至玄冥和尚等五六二祖之行事,模仿唐代李瀚之《蒙求》,于金·正大二年(1225)撰成此书。原书为四言一句之韵文体,总计二二四八字,后由德谏引用《普曜经》、《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人天眼目》、《僧宝传》、《佛祖统纪》、《禅林类聚》、《碧岩集》、《嘉泰普灯录》、《大惠书》、《林间录》、《大慧武库》等书,详为各句作注,于元宪宗五年(1255)由僧人玉溪付梓刊行。

8.79 万字 | 2024-05-14 17:15更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师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简称《复古记》)六卷,原为三卷。据其弟子善熹在此书序文中介绍,师会早年重视研究《五教章》,菩提寺钦法师勉其注解此书。但师会颇知其难,直到65岁时才动笔,至“断惑分齐章”病逝。师会临终时嘱善熹完成此书。善熹在绍熙三年(1192)作《复古记序》,此书刻板流通在庆元三年(1197),可见历时之长。善熹在《序》中说:“先师专用古文训释,因以复古命焉。”在书后的“跋”中,他又具体说明“复古”的含义:“今云复古者,以先师专用《搜》、《探》二玄、《孔目》、《问答》等解释前代诸师作记。”因此,《复古记》是以智俨和法藏的学说为标准,与此前道亭的《义苑疏》不同。由于此书是师会和善熹合著,从而成为师会系的代表作。

12.18 万字 | 2024-05-14 17:3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