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目录
五灯会元目录

一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五灯会元目录。 原夫菩提达磨遡大龟氏於释迦文佛眴青莲目而得教外别传之旨之二十八代之祖也。既佩佛心印。於梁普通之初至东震旦。时学者方以讲观相高。廼曰。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为宗。六传至曹溪大监。支而为南岳青原。又分而为云门.临济.曹洞.沩仰.法眼五宗。支分派列演溢于天下矣。

2.21 万字 | 2023-05-08 16:28更新

净土生无生论注
净土生无生论注

正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生无生论注》,生无生论者 有门大师兴无缘慈借虗空舌为往生居士之所说也如风鼓橐不日而成义立十门理融一念指沤示海生即无生即性明心佛非他佛真可谓善明佛智者矣居士作序锓梓流通海内缁素莫不家传户习以为往生左劵焉(寂)虑科文异帙不便披寻顷因会次谬注数言聊资初学一往而视似乎虗尚多骈然所引悉经疏成言未尝妄加己意倘不以蛇足见鄙未必不为斯文之一助也。

2.21 万字 | 2023-05-09 08:33更新

宫观碑志
宫观碑志

陶谷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宫观碑志》,合二观砖志。宋陶谷等撰。一卷。共收《泾州回山重修王母宫记》、《元重修毫州太清宫太极殿碑》、 《中都十方大天长观重修碑》等七篇碑记。分别述及中国古代四荒地理、泾水上游土质、物产,重阳成道宫所在地终南山地理位置及各宫观修建工程、四周山水、历史沿革、收藏经典册数等。对研究文化地理和道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1.31 万字 | 2023-05-14 07:53更新

祖庭钳鎚录
祖庭钳鎚录

通容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祖庭钳鎚录》,凡二卷。明代僧费隐通容著。收于《万续藏》第一一四册。编集诸祖师接引锻炼学人之语要,加以恳切说示,兼述己见。收录灵源惟深、晦庵弥光乃至大慧宗杲等人共五十余条提撕,而一一唱和,并勘验之。卷末附录宗门杂录四条,包括拈花、自聪禅师问达观颖和尚凡五问、觉梦堂重较五家宗派序、一喝分五教。

2.24 万字 | 2023-05-15 08:09更新

新修往生传
新修往生传

王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新修往生传》,凡三卷。又作新修净土往生传。宋代王古撰。记述我国往生净土者之事迹。本书为增补飞山戒珠所著净土往生传之作,成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近年发现上下二卷,上卷有正传二十五人,附录十三人;下卷有正传三十一人,附录九人。中卷今已不传。

2.93 万字 | 2023-05-16 14:30更新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郭象 成玄英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三十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清《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二、清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印本(简称浙江书为本);三、宋陈碧虚《庄子阙误》(简称阙误)。

42.94 万字 | 2023-05-30 22:34更新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刘惟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集义》元刘惟永、丁易东合撰。刘惟永,字月屋,元道士,任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赐号凝远大师。与丁易东合撰《道德真经集义大旨》三卷、《道德真经集义》三十一卷,今存十七卷。全书共分二部,皆为刘、丁二人合撰。其中第一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 《道德经图说》 内含附图十六幅; 中卷为《道德真经集义诸家姓氏》和《道德真经》诸家序;下卷为《道德真经》说,辑诸家之说阐述《老子》要旨。第二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其每章章首有总说,阐明该章旨意,然后为经文及诸家的注释。书中所引诸家释文的原本多已散失,但释文赖此书得以留存。所以后世学者因其涉猎广博,而承认其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25.12 万字 | 2023-06-04 21:18更新

南华真经循本
南华真经循本

罗勉道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循本》,本书为宋末罗勉道所作,罗氏以“循本”来命名本书,目的在于说明他的研究即在于用心寻绎《庄子》的本旨。本书主要特点是,批评和屏除魏晋以来直至宋末的注家们以清谈、禅理、儒学附会《庄子》的不良倾向,坚决要求按庄子思想的本来面貌来解释《庄子》。罗勉道喜欢引用不尚空谈、以训释字义句意见长的司马彪的注释,在名物典故上突破较多,纠正了前人尤其是宋人的很多偏颇。此外,本书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创见:一是以“化”字寻绎《逍遥游》的义旨,是一次深刻革命;二是在苏轼认定《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四篇为伪作的基础上,罗氏进一步提出《刻意》、《缮性》两篇也是伪作的看法,动摇了苏轼真伪观的地位,为后来的真伪研究带来了新气象。总之,本书是庄学史上一部独具特色的著作,值得深刻探究。本书版本单一,唯有正统道藏本流传,此次整理即以道藏本为底本进行点校。

14.11 万字 | 2023-06-05 21:17更新

南华真经口义
南华真经口义

林希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口义》是宋代林希逸撰《庄子》注释评析著作,三十二卷。林希逸字肃翁,号竹溪,又号腐斋,福清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官至中书舍人。能诗,工书画。见《宋元学案》卷四七、《宋诗纪事》卷六五、《书史会要》卷六。

22.77 万字 | 2023-06-14 20:35更新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江澄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疏义》,十四卷。宋江澄 (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 《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仿杜光庭著《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又与章安所作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体例相近。前列经文御注,次为解义疏证。逐句阐述,疏文繁衍;广引旧籍,多以 《庄子》、《周易》文理相参。然宋徽宗解释“道德”,其文简约;而江澄之疏,称道之为物,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万物皆由道,赞成“道无尽而德可修”之论。后世学者对此书予以肯定。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其书 “语皆精审”、“文理周密”,使读者 “读徽宗之注,不觉其简; 澄之疏文,不厌其繁。”然江澄注疏,局于御注,缺少宏通阐述,白璧微瑕。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16.00 万字 | 2023-06-16 21:11更新

道德真经衍义手妙
道德真经衍义手妙

王守正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衍义手妙》原阙1、2卷。题王守正集。本书鲜见其它传本。观本集,衍 义和手钞不出于一人之手。蒋锡昌疑衍义为元王守正撰,手钞为 其徒所作(《老子校诂》)。衍义引《庄子》、《周易》、宋苏辙、吕 惠卿诸家《老子》注,多与李霖《取善集》雷同,盖有取于李书。 手钞多引经史与诸子。

8.34 万字 | 2023-06-19 21:58更新

枯崖漫录
枯崖漫录

枯崖圆悟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枯崖漫录》,三卷。宋·枯崖圆悟编。略称《枯崖漫录》。景定四年(1263)成书,咸淳八年(1272)序刊。收在《万续藏》第一四八册。枯崖住持兴福寺期间,尝集古搜遗,将古尊宿之妙行格言、宗师之入道机缘或示众法语,以及漏载于灯录者之名德行事等编录成此书。其中或纪传,或拈赞,或着语等,虽欠缺统一性,然仍为参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古来与《罗湖野录》、《云卧纪谈》、《林间录》等并称为“禅门七部书”,或为禅门十部书之一,乃参学者进学办道之资。

3.68 万字 | 2023-06-20 08:44更新

智证传
智证传

慧洪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智证传》,一卷,宋慧洪撰,觉慈编,真可序。原十卷,今合为一卷,附宝镜三昧。

3.94 万字 | 2023-06-24 15:45更新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

本瑞直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禅宗颂古有四家焉。天童雪窦投子丹霞是已。而寔嗣响於汾阳。夫古者。古德悟心之机缘也。颂者。鼓发心机使之宣流也。故其义或直敷其事。或引类况旨。或兴惑发悟。以心源为本。成声为节。而合契所修为要。然非机轮圆转。不昧现前。起後得智之亲境。不能作也。昔人以雪窦天童。比之孔门游夏。拟为颂圣。有以也哉。顾诸古在灯录。以灯录行一为颂本。

2.49 万字 | 2023-06-30 14:21更新

缁门崇行录
缁门崇行录

袾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缁门崇行录》,全一卷。明代袾宏辑。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作者因慨叹末世出家沙门之堕落,故撰辑本书,内容简述自佛世至明代,百数十位有德行之出家沙门。

2.43 万字 | 2023-06-30 14:27更新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袾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瑜伽法门。皆从梵书字种起观。出生一切广大神变。普利有情。此本首列二十字。行者切须观想纯熟。方可登坛作法。其字结构。均有天然轨则。不容毫发差殊。查宝华原本。与竺乾体格。已未全合。後人翻刻。失之逾远。今照龙藏。悉心考订。

2.48 万字 | 2023-08-21 09:02更新

观音慈林集
观音慈林集

弘赞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观音慈林集》,凡三卷。清代弘赞编于康熙七年(1668)。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本书汇集有关观世音信仰之经典,及有关信仰者之事迹、感应等而成。卷上为诸经篇,包括悲华经、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授记经、大乘庄严宝王经、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等十经;卷中、卷下为感应篇,抄录印度及我国自晋至清初之僧俗关于观世音信仰之事迹与感应,计一五四件,并一一记其出处。本书乃研究观世音信仰史之重要参考书。

5.68 万字 | 2023-08-27 15:55更新

释门正统
释门正统

宗鉴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释门正统》,佛教史书。南宋嘉熙元年(1237)宗鉴编纂。八卷。据此书卷七载,原为宋嘉定年间(1209—1224)吴克己撰,未脱稿而病故。宗鉴得吴本后,搜罗增益,重新分类,勒成八卷。此书参照正史体例,以记述天台宗师资源流和人物事迹为重点,分本纪、世家、志、传、载记五个科目,每个科目下又分若干子目,有小序冠首,略说撰意。此书在系统记载天台宗兴衰发展史的同时,也记述了佛教其他宗派的情况。其中有关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以及《斥伪志》中所记白莲教和白云宗的情况,在一般佛教史传中记载不多。卷四《顺俗志》中,还有反映宋代天台宗与净土宗之密切关系的史实;《兴衰志》和《护法内传》中,还记有天台宗人非难禅宗西天二十八祖说的文字。此外,卷八《护法外传》中的《赞宁传》著录了赞宁的《筝谱》、《物外集》和《结社法集》,此为《佛祖统纪》所不载,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史料。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17.68 万字 | 2023-08-29 12:09更新

补续高僧传
补续高僧传

河明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补续高僧传》,佛教史书。明河明撰。二十六卷。书首有范景文等序四篇,书末有毛晋跋等三篇。此书由河明弟子道开整理,毛晋佐助刊行。体例依《宋高僧传》,按僧人“德业”分为十科(其中“读诵”改为“赞诵”),即:(1)译经篇(卷一),正传十二人,附见三人;(2)义解篇(卷二至卷五),正传一百零二人,附见十三人;(3)习禅篇(卷六至卷一六),正传二百四十二人,附见二十七人;(4)明律篇(卷一七),正传十人,附见二人;(5)护法篇(卷一八),正传十五人,附见六人;(6)感通篇(卷一九),正传三十四人,附见四人;(7)遗身篇(卷二○),正传十三人,附四人;(8)赞诵篇(卷二一),正传六人;(9)兴福篇(卷二二),正传十三人;(10)杂科篇(卷二三至卷二六),正传九十九人,附见十三人。合计正传五百四十八人,附见七十三人。在“习禅篇”的一部分传后有“系曰”,为作者评论;其他篇中有些传后有“河明曰”按语;在某些传后尚有不署名的按语和引用的参考资料,似是道开所加。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9.42 万字 | 2023-08-29 12:49更新

华严经行愿品疏
华严经行愿品疏

澄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经行愿品疏》,亦称《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行愿品疏》等。佛典注疏。唐澄观著。十卷。是对“四十华严”的疏解。唐贞元十四年(798)澄观协助般若译出“四十华严”,即奉敕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此疏。全书分十门:(1)教起因缘;(2)教门权实;(3)所诠义理;(4)辩证所宗;(5)修证深浅;(6)彰教体性;(7)部类品会;(8)流传感通;(9)释经名题;(10)随文解释。释义中对“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均没有的“普贤菩萨十大愿文”,特别予以强调和详细解释,提出了“极乐不离华藏,弥勒即本师”的主张。注释书有唐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六卷。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5.48 万字 | 2023-08-31 09:5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