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像红灯记
绣像红灯记

佚名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绣像红灯记》,又名《绘图红灯记鼓词》,本书为清代民间鼓词的底本,鼓词为明、清以来流行於华北地区之说唱文学作品,原为口头说唱,继而写成稿本,再则传抄流通,最终则演为案头创作,刊印发行。其体裁韵散兼用,其内容有历史演义,有金戈铁马,有烟粉灵怪,有发迹变泰,不一而足。清佚名撰。四卷,三十二回。五万余字。写明正德年间,宦官专权,户部尚书赵明、兵部侍郎孙安, 系同郡人, 一同辞官归隐,赵女兰英许孙次子继高。 后, 孙安死, 孙家败,赵朋生悔婚之念,杀婢嫁祸继高,陷之于狱。赵兰英誓不别嫁,与婢男装进京,谋救继高。时继高兄继成已中状元,且招赘相府。历尽曲折,继高终被释出狱,孙氏全家团聚。以十言韵文及叙事散文为主,语言精炼、通俗,每回均以四句诗开篇,间插民间风俗,有助于民俗学之研究。有清石印本,民国年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等。

5.82 万字 | 2022-11-23 21:52更新

 顺权方便经
顺权方便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顺权方便经》,凡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顺权方便品经、转女身菩萨经、转女菩萨所问授决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经名‘顺权方便’,意为随顺众生之意乐,而发导道意。本经重点在于释尊之弟子须菩提与一大乘女菩萨间之对答,内容系阐明大乘之微妙法。全经承受维摩经之思想甚为浓厚。本经之异译有昙摩耶舍译之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一卷。

1.43 万字 | 2022-11-27 21:06更新

大庄严法门经
大庄严法门经

那连提黎耶舍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与五百比丘,八千菩萨俱。文殊化现殊胜身色衣服,度淫女胜金色光明德,令得顺忍。此女化现死坏恶相,使上威德长者恐怖。诣佛闻法,亦得顺忍。佛为二人次第授记。

1.35 万字 | 2022-11-27 20:44更新

佛说德护长者经
佛说德护长者经

那连提黎耶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德护长者经》,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住耆阇崛山,外道嫉妒。劝德护长者于七种门各作火坑,复以毒药置饮食中,请佛应供。月光童子向母月云叹佛功德,母亦为子叹佛功德。一千彩女,闻皆欢叹。长者敕语家人营办火坑毒食,月光广说佛不受害。佛将受请,放光普召十方无数菩萨,同来应供。月光童子,月上童女,及德生女,智坚童子,又来向父说偈赞佛。佛至其家,长者见大神力,惭愧忏悔。佛以实语灭诸毒药,授月光及长者等大菩提记。(

1.52 万字 | 2022-11-27 21:09更新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菩提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占察善恶业报经》,是末法时代佛教重要经典,属于地藏三经之一。隋朝天竺国三藏法师菩提灯译,全文约13000字。佛在灵山会上,坚净信菩萨请法,佛让转问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开示两卷内容,上卷主讲占察木轮相法及占察忏法,下卷主讲依一实境界,修二种观,证无生忍的无上妙法。

1.58 万字 | 2022-11-30 20:02更新

无极宝三昧经
无极宝三昧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无极宝三昧经》,共二卷,西晋竺法护译。

1.70 万字 | 2022-11-30 20:08更新

证契大乘经
证契大乘经

地婆诃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证契大乘经》,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同性经》同

1.71 万字 | 2022-11-30 20:11更新

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

苏轼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东坡易传》,宋苏轼撰。是书一名《毗陵易传》。陆游《老学庵笔记》谓其书初遭元祐党禁,不敢显题轼名,故称“毗陵先生”,以轼终於常州故也。苏籀《栾城遗言》,记苏洵作《易传》未成而卒,属二子述其志。轼书先成,辙乃送所解於轼。今《蒙卦》犹是辙解。则此书实苏氏父子兄弟合力为之,题曰轼撰,要其成耳。籀又称洵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因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故朱子谓其惟发明爱恶相攻、情伪相感之义,而议其粗疏。胡一桂记晁说之之言,谓轼作《易传》,自恨不知数学,而其学又杂以禅,故朱子作《杂学辨》,以轼是书为首。

9.71 万字 | 2022-12-06 18:35更新

易学滥觞
易学滥觞

黄泽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易学滥觞》一卷,元黄泽撰。泽字楚望,资州人,家于九江。大德中尝为景星书院山长,又为东湖书院山长,年逾八十乃终。故赵汸生于元末,犹及师事之,其《易》与春秋之学皆受之于泽者也。泽垂老之时,欲注《易》、《春秋》二经,恐不能就,故作此书及《春秋指要》发其大凡。卷首有延佑七年吴澄题词。据其所言,二书葢合为一帙。今《春秋指要》亦无传本,惟此书仅存。

1.05 万字 | 2022-12-06 18:45更新

插泥剑诀
插泥剑诀

蒋大鸿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蒋氏平阶家藏善本插泥剑》,共有如下内容:一、插泥剑寻龙真诀说。二、插泥剑元运挨星真诀说。三、插泥剑九星总论。四、文成嚣天机要语。后世对此书评价甚高,“《插泥剑》者,不惟解得玄空奥旨,且于九星命名之义,昭然不紊,真元运家之模楷也。非缘福亡厚者,安得此妙法哉。”诗曰:“有书无诀是青囊,讵别山光与水光,作此挨星真妙法,乾坤满地桂花香。千秘诀玉函经,点破天中七个星,江左凡师未有见,会知不得授非人。五行颠倒一行师,伪法平砂世莫知,泄破天机真奥旨,人间有路到云衢。”后有志者,能求得诸书,晨夕参阅,朝暮钻研,领会玄空奥旨,造福人间,是亦不幸中之一幸也,能无望哉。

0.42 万字 | 2022-12-13 10:05更新

人伦大统赋
人伦大统赋

张行简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人伦大统赋》,作者金代尚书张行简。本书是古代人体五行学说的精髓,是最全面、最精准的相术典籍,也是《四库全书》仅收录的四部相书之一。全书旁征博引,集相术众家之长,是古人选拔人才、洞悉人心的重要参考。

1.21 万字 | 2022-12-08 18:54更新

六壬论命秘要
六壬论命秘要

佚名 | 阴阳术数 | 连载中

六壬是在我国古典风格方术之一,与奇门、太乙并称之为三式,古语有云:大六壬以人事部门为最。大六壬的课式非常好的体现了事情发展趋势的迈向,是为古往今来高层住宅预测分析体系之一,故学是求美者日趋增加。

0.80 万字 | 2022-12-08 19:02更新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

周公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周公解梦》,是根据人的梦来卜吉凶的一本解梦书籍,它对人的七类梦境进行解述。书中的周公就是周公旦,孔子梦的“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在儒家经常会出现。 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家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

0.82 万字 | 2022-12-08 19:09更新

易纬通卦验
易纬通卦验

郑康成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纬通卦验》·二卷。马端临《经籍考》及《宋史·艺文志》俱载其名。则详加参校,与本文两存之。盖通其所可知,阙其所不可知,亦阙疑仍旧之义也。

1.38 万字 | 2022-12-12 09:37更新

易数钩隐图
易数钩隐图

刘牧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数钩隐图》,经学注释。宋刘牧著。三卷。曾经注《周易》十一卷,今已佚。只有此书三卷及《遗论九事》一卷尚存。取“河图”、“洛书”参以道教思想。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以下,至于复卦,共五十五位,点之成图,图下阐释其义,是宋儒易学讲述“象”“数”较早的著作。《宋史·艺文志》载刘牧有《新注周易》十一卷,图一卷。晁公武《读书志》则作图三卷,《新注周易》不存。今存唯《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刘牧之学出于种放,种放又出于陈抟,与邵雍之学同源,但刘牧早于邵雍倡言图书之学。其说与后来邵雍不同,以九为河图,以十为洛书。当时,黄黎献曾作《略例隐诀》、吴秘作《通神》、程大昌作《易原》,发明刘牧之学。

1.38 万字 | 2022-12-12 09:42更新

易筮通变
易筮通变

雷思齐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筮通变》原题临川道士雷思齐学。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易类(简称四库本)

1.60 万字 | 2022-12-12 09:47更新

星命总括
星命总括

耶律纯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星命总括》三卷 术数类五 命书相书之属,旧本题辽耶律纯撰,有纯原序一篇,末署统和二年八月十三日,自称为翰林学士,奉使髙丽议地界,因得彼国国师传授星躔之学云云。惟所称宫有偏正,则立说甚新,而騐之殊多乖忤,盖天道甚逺,非人所能尽测,故言命者,但当得其大要而止,茍多出竒思曲意,揣度以冀无所不合,反至扵窒塞而不可通矣。术家流弊,往往坐此读者,取其所长而畧其繁琐可也。

0.83 万字 | 2022-12-13 10:18更新

易纬稽览图
易纬稽览图

郑玄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纬》既为汉代流行的纬书之一,故郑氏为之作注。此书今本均为辑佚,故多有残缺,其内容包括《易纬乾坤凿度》、《易纬乾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易纬通卦验》、《易纬乾之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灵坤图》等。

1.72 万字 | 2022-12-15 08:18更新

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

雷思齐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图通变》,阐述道教易学(数学派)和融通《老》、《易》的道书,五卷,宋末元初道教易学象数学家(尤精数学)空山先生雷思齐著。此书是宋易象数学派:理论的名著,更是道教易学中深究“数学”的代表作。内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错综会变等图、河图遗论等。尊崇《老子》、融通《老》、《易》之学。合儒:苦之所同;并阐发陈抟图学,图文对照,别具风格。推崇数学,认为“数为天地理”、“数生象”、“极其数然后能定天下之象”;从“数学”角度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天地之理皆有“数”的规定性,阴阳卦象、方位、四季、万物都是“数”的递增法则陆续产生的。雷氏以“道一”为宇宙生成发展的根源,认为“一”自身分裂为“二”,为其自身树对立面,所谓“起自为之对”,又自身增而为“三”(“二”与“中合”而为“三”),以其自身之分裂与增殖,演绎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雷氏摄《易》以丰富道教义理,以《易》释《老》,弘光道教尊《老》的根本信仰,对道教义理发展有深远影响。明《道藏》太玄部“若”字号收载。

2.13 万字 | 2022-12-15 08:26更新

易经
易经

周易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3.51 万字 | 2022-12-15 08:4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