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华经
正法华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正法华经》,十卷,西晋竺法护译。西晋竺法护于泰康七年(286)译于长安。是一部早期大乘佛教经典。经中宣扬佛陀设教化以普渡众生,使人人得以成佛,并宣说了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 (译作光世音)的种种事迹,极大地鼓励了当时处在战乱浩劫中的广大民众。

11.28 万字 | 2022-11-09 16:35更新

大悲经
大悲经

那连提耶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悲经》,梵名Maha^ -karun!a^-pun!d!ari^ka 。凡五卷。北齐那连提耶舍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记载佛陀临涅槃时,以正法付嘱迦叶、阿难等,宣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结集之法。计十四品:梵天品、商主品、帝释品、罗侯罗品、迦叶品、持正法品、舍利品、礼拜品、善根品、布施福德品、殖善根品、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殖善根品、教品。本经系于北齐天保九年(570),于邺都天平寺译出。宋、元、明三本与西藏本皆仅有十三品(系将本经之第十二、十三品合为一品),高丽本则有十四品。[历代三宝纪卷九、法经录卷一、大唐内典录卷六、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二、开元释教录卷六、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二]

4.51 万字 | 2023-03-19 17:03更新

尚书大传
尚书大传

伏胜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尚书大传》,旧题汉伏胜著。《史记》、《汉书》只称伏生,有人疑伏胜为后人妄加。而《晋书·伏滔传》称,远祖伏胜,则相传有据。《汉书·艺文志》载《书》类,经二十九卷,传四十一篇,无伏胜名。王先谦《汉书补注》引王鸣盛说、顾实《汉志讲疏》皆以传四十一篇,即为伏生《尚书大传》。《隋书·经籍志》载《尚书》三卷,郑玄注,也无伏胜字。陆德明《经典释文》始著《尚书大传》三卷,伏胜作。《中兴馆阁书目》引郑玄《尚书大传序》,以为其书源出伏胜,但成于弟子张生、欧阳生或其后的人。《唐书·艺文志》亦载其书为三卷,《书录解题》则作四卷。清代有两本,一为杭州三卷本,其卷数与《隋书》、《唐书》合,但实为杂采类书所引,抄撮成编;一为扬州四卷本,卷数与《书录解题》合,并有郑玄注,其注又与宋仁宗《洪范政鉴》所引郑注一一相合。其中唯第三卷《洪范五行传》,首尾完备,余皆存佚文。末附《补遗》一卷,不全解《尚书》,但往往有古训旧典出其中。书中所传除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外,尚有《泰誓》、《九共》、《帝告》、《归禾》、《揜诰》诸篇。内容多五行阴阳灾变之说,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归于纬书一类。清陈寿祺有辑本,四卷,补遗一卷,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七卷。收入《清经解》。

2.31 万字 | 2023-10-11 07:44更新

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

王灼 | 诗话词话 | 已完结

《碧鸡漫志》是南宋王灼所著的词曲评论笔记 。共五卷。为王灼晚年之作。内容首述古初至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列凉州、伊州等28曲,追述其得名之由来,与渐变宋词之沿革过程。论词推崇豪放,认为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但也不排斥婉约派词作,但特别批评李清照和柳永,体现了儒家礼教的偏见。总的来说此书搜罗丰富,见解精辟,有其独到之妙。

2.54 万字 | 2023-04-14 09:42更新

新唐书
新唐书

宋祁 欧阳修 | 二十四史 | 已完结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

211.37 万字 | 2023-05-02 16:21更新

魏书
魏书

魏收 | 二十四史 | 已完结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

129.11 万字 | 2023-05-02 16:25更新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沈括 | 野史笔记 | 已完结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认为是1086年至1093年间。作者自言其创作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书名《梦溪笔谈》,则是沈括晚年归退后,在润州(今镇江)卜居处“梦溪园”的园名。

13.41 万字 | 2022-03-26 09:43更新

人间乐
人间乐

天花藏主人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人间乐》是天花藏主人著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新镌批评绣像锦传芳人间乐》。十八回。成书于清初。故事大意是:居掌珠自幼男装,以才美动京师,其父为了拒绝来冢宰议婚,辞官返松江。来冢宰欲以女妻嘉兴才子许绣虎,许逃走。许绣虎在苏州与男装的居掌珠相遇,两人结为知友,掌珠佯以其妹相许许绣虎,实许自身。来子为妹婚事,到居家捉拿许绣虎,居掌珠说服其父,主动为“子”聘来女。后许中探花,掌珠男装先娶来女,后同嫁于许。此书与其他才子佳人作品相类,均写青年男女自主婚姻,并以才美作为结合的标准。书中女主人公时扮男装,扑朔迷离,又有来女穿插其间,使情节颇为曲折。作品未明写故事背景为何代何时,但提到魏忠贤专权。

7.91 万字 | 2022-04-13 22:24更新

五色石
五色石

笔练阁主人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五色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笔练阁编述五色石》,一名《遍地金》《补天石》。作者题为“笔练阁主人”,一说是清代徐述夔。成书于清康熙前期。每卷三字标题,复缀以回目。每卷写一事。故事背景卷八为唐,卷三为北宋,卷六为南宋,卷一为元,卷二、四、五、七为明。作者以人生缺陷为憾事,以为善恶应有报,才子终配佳人,故以文代石补天道之缺漏。

11.88 万字 | 2022-08-30 19:35更新

佛说兴起行经
佛说兴起行经

康孟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兴起行经》是一部异军突起的经典,故事的主人公释迦牟尼是一个反面人物,与其他佛传故事大相径庭。内容有《孙陀利宿缘经》、《头痛宿缘经》、《木枪刺脚因缘经》、《苦行宿缘经》等十经组成。对这十件重大的“宿缘”,史称“佛陀十难”。这是用因果报应理论来为释迦牟尼所遇到的灾难作解释,更体现出佛陀在人间教化的困难和伟大形象,从一个侧面为我们研究释迦牟尼的历史,提供了若干真实的史料。同时,借以说明因果报应的理法,是天地间的法则,任何人都不能避免。

1.70 万字 | 2022-09-08 12:58更新

大方广宝箧经
大方广宝箧经

求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方广宝箧经》,又称《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佛教典籍,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经集部》,共三卷,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该经讲述佛陀到祇园说法,文殊菩萨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犍连等各述文殊的智慧与辩才。

2.24 万字 | 2023-01-15 16:11更新

三国志
三国志

陈寿 | 二十四史 | 已完结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85.20 万字 | 2023-04-22 18:14更新

金史
金史

脱脱 | 二十四史 | 已完结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

114.89 万字 | 2023-05-03 15:58更新

瞎骗奇闻
瞎骗奇闻

吴趼人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瞎骗奇闻》,近代白话章回小说。8回。茧叟(吴趼人)著。初载光绪三十年十二月至三十一年二月(1905年1月至3月)《绣像小说》(上海)第41期至46期,有插图。光绪三十四年二月(1908年3月)商务印书馆(上海)出版单行本。1915年该馆又收入“小本小说”丛书。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二卷》,1960年5月由中华书局(北京)出版。此书叙述了两个因迷信瞎子算命而家破人亡的故事。书叙山东历城土财主赵泽长,因无子嗣找周瞎子算命。瞎子算其命中有子。夫人怕其纳妾,从别处抱来一婴,谓己所生。财主以为瞎子算命灵验,又令其为儿子算命。亦谓此子日后必定发达。官居极品。骗取赵家许多钱财。

3.95 万字 | 2022-09-01 21:24更新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

佚名 | 天文算经 | 已完结

《五星占》的成书年代没有准确定论,但根据帛书中“考惠元”、“高皇后元”的明确纪念,可知这卷帛书的抄写年代不会早于汉文帝初年。且据考证,《五星占》的内容是战国时期《甘石星经》的内容,而《甘石星经》成书的年代为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前270年,比世界最早的天文学家伊巴谷还早两个世纪,所以,《五星占》应是发现的全世界最早的天文专著了。它的出土还证明,汉初的岁星纪年法正是五星占纪年法。

0.75 万字 | 2022-12-07 16:36更新

鸿猷录
鸿猷录

高岱 | 编年纪传 | 已完结

《鸿猷录》,高岱撰,共16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高岱,字伯宗。生卒年不详。湖广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以力救董傅策、张翀、吴时来而触怒严嵩,出为景王府长史。生性孤僻,喜读书,善属文。其主要著作有《樵论》、《楚汉余谈》、《西曹集》、《鸿猷录》等。仿纪事本末体,所录凡60事。记述朱元璋起义到嘉靖年间的军事,对明初的统一,以及正统、成化、正德年间的农民起义及其被镇压经过,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材料的来源,大多是根据当地人的记述、传志、书疏和案牍。

15.91 万字 | 2024-01-02 11:26更新

西游记
西游记

吴承恩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1] 。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72.30 万字 | 2023-04-14 08:54更新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

苏曼殊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断鸿零雁记》(1912年),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作者苏曼殊以第一人称写自己飘零的身世和悲剧性的爱情。为鸳鸯蝴蝶派的小说。 主人公三郎幼年倍受欺凌,孤苦伶仃,长大以后又经历了种种坎坷。他东渡日本寻找生母,母子重逢之后,三郎的日本表姐静子爱上了他。静子对三郎一片痴情。母亲和姨母也赞成这门亲事,但三郎犹豫不决。虽然他对静子也有感情,但他不敢再次面对爱情,对静子避而远之。原来,三郎在中国有未婚妻雪梅,雪梅对爱情坚贞不渝,因为三郎之父破产,雪梅之父嫌贫爱富而悔婚。三郎深深地爱着雪梅,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气之下出家了。虽然身在佛门,他仍然无法斩断世俗的烦恼:不明身世的困惑、儿女之情的纠缠,于是他下山寻找答案。雪梅因痴恋三郎,资助他东渡寻母,最后,父母逼她改嫁时,绝食身亡以殉情。故事的最后,三郎无法寻找到雪梅的墓地,只有在她故宅凭吊。全书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结束,笼罩着一种末世的凄凉、窒息,以及对人的心灵的压抑。

3.30 万字 | 2022-03-23 11:10更新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

伽提婆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教基础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前秦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故名。相传原由前秦昙摩难提诵出梵本,竺佛念传译,昙嵩笔受,后经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尽录偈颂。但译文未能尽善,故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订。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别译零本现存30种。《增一阿含经》与南传《增支部经典》大体相应,后者收经比前者为多。此经原为四分八诵,但现行本除“牧(放)羊品”下标有“第四分别诵”外,其余各分均不标诵。全经共有52品,472部经。其中《序品》一经,以颂文概叙本经意旨,以及嘱付流布等事。其余各品次第系一法至十一法。

48.16 万字 | 2022-05-19 17:33更新

佛本行经
佛本行经

马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本行经》,佛教经典。又称《佛所行赞》。古印度马鸣著,北凉昙无谶译。5卷,以诗体叙述佛陀行迹并宣说佛教义理。有南朝宋宝云之异译本,7卷。亦有藏译本。此经在古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度流传极广 。唐代义净说它“五天(竺)南海,无不讽诵”。

9.00 万字 | 2022-10-25 08:0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