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

求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央掘魔罗经(梵文名 Avgulimālika),共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汉译,收入《大正藏》第二册之中。本为外道因受邪师邪戒而杀害许多人的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藉以宣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的学说,属于如来藏学派。

4.81 万字 | 2022-05-13 12:32更新

女开科传
女开科传

左臣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女开科传》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一名《虎丘花案逸史》《花案奇闻》《女开科》,又名《万斛泉》《花阵奇》。十二回,题“岐山左臣编次,江表蠡庵参评”,成书于清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 作品借妓女开科取试,嘲弄科举制度,针砭世态炎凉,歌颂纯真爱情。故事写苏州才子余梦白、梁文昭、张眉,分别与当地名妓侍妆、文娟、弱芳相爱慕,侍妆等结社吟诗,余梦白首倡仿朝廷科举仪节,遫众妓入场试诗,亦取状元、榜眼、探花等,中者赴琼林宴游戏。亨被恶少告发,三才子闻风逃走,后改名换姓中进士,三名妓被逼跳水,各得救,后分别与意中人团聚。情节颇曲折,语言亦流畅,但每回之前均有大段议论,不少游离于情节之外,似嫌累赘。

6.59 万字 | 2022-07-23 18:03更新

唐钟馗全传
唐钟馗全传

不题撰人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唐钟馗全传》是明代无名氏撰长篇小说,四卷,三十五回。又名《钟馗斩妖传》《钟馗降妖传》。 该书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其内容叙述唐玄宗时海州钟惠之妻谭氏梦吞红日,生下一子,取名钟馗。钟馗从小面貌奇异,乐善好施,玉帝命天使赐之笔剑,以纪人间善恶,收天下妖魔。后钟馗赴京应试,中头名状元,唐皇嫌其貌丑,逐黜不用,钟馗愤而触阶身亡。死后的钟馗奉玉帝之命游诸地狱,稽查善恶,并屡降妖鬼。唐皇诏吴道子图钟馗像供奉于内廷,敕封护国佑民降妖大元帅。全书由一则则长短不一的故事组成,故事结构单一。

2.88 万字 | 2022-08-11 10:22更新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般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全书计分序品、报恩品、厌舍品、无垢性品、阿兰若品、离世间品、厌身品、波罗蜜多品、功德庄严品、观心品、发菩提心品、成佛品、嘱累品等十三品。本经的成立系以《般若》、《维摩》、《法华》、《华严》、《涅盘》等大乘佛教思想为基础,而建立三界唯心唯识说。在实践方面,本经主张弥勒信仰,按经中所述也可随意往生十分方净土,教人应持守瑜伽、梵网等大乘戒,并劝修《真实经》等所说的三密修行。保留部分以欲望克欲望的劝解理念。是佛教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

6.35 万字 | 2022-10-18 14:08更新

佛本行经
佛本行经

马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本行经》,佛教经典。又称《佛所行赞》。古印度马鸣著,北凉昙无谶译。5卷,以诗体叙述佛陀行迹并宣说佛教义理。有南朝宋宝云之异译本,7卷。亦有藏译本。此经在古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度流传极广 。唐代义净说它“五天(竺)南海,无不讽诵”。

9.00 万字 | 2022-10-25 08:00更新

金刚三昧经
金刚三昧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金刚三昧经》,是佛在四十九年说法中对于三十年宣讲“般若”智慧的一个概述。佛陀在世间最黄金的生命里,用了大量的精力宣讲“般若”智慧,可谓是用心良苦。也可见在佛法中智慧是到彼岸的唯一钥匙。而金刚三昧经中所涉及的佛的“根本智”,是层次较深的,是与菩萨和大阿罗汉所讲。可以说是所有般若类经典的总纲。空性,无相,不可得,不可说,不思议,是所有般若类经典的核心,也是佛智慧的核心。所以经中最后说,受持此经,其他一切经典都用不着看了。意思是若能悟到佛的智慧,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无我无别的境界。一切就回到了空寂的状态。不光是这部经,如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等等经典,若能明心见性,则能明白部部经典所讲的其实并无不同。

1.42 万字 | 2022-11-03 13:09更新

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

雷思齐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图通变》,阐述道教易学(数学派)和融通《老》、《易》的道书,五卷,宋末元初道教易学象数学家(尤精数学)空山先生雷思齐著。此书是宋易象数学派:理论的名著,更是道教易学中深究“数学”的代表作。内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错综会变等图、河图遗论等。尊崇《老子》、融通《老》、《易》之学。合儒:苦之所同;并阐发陈抟图学,图文对照,别具风格。推崇数学,认为“数为天地理”、“数生象”、“极其数然后能定天下之象”;从“数学”角度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天地之理皆有“数”的规定性,阴阳卦象、方位、四季、万物都是“数”的递增法则陆续产生的。雷氏以“道一”为宇宙生成发展的根源,认为“一”自身分裂为“二”,为其自身树对立面,所谓“起自为之对”,又自身增而为“三”(“二”与“中合”而为“三”),以其自身之分裂与增殖,演绎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雷氏摄《易》以丰富道教义理,以《易》释《老》,弘光道教尊《老》的根本信仰,对道教义理发展有深远影响。明《道藏》太玄部“若”字号收载。

2.13 万字 | 2022-12-15 08:26更新

千家诗
千家诗

谢枋得 | 诗词歌赋 | 已完结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是中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千家诗》为四卷本,共有诗人122家,226首诗。其中唐代65家,宋代53家,明代2家,无名氏2家,都是律诗和绝句。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

1.99 万字 | 2024-01-04 11:12更新

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

王灼 | 诗话词话 | 已完结

《碧鸡漫志》是南宋王灼所著的词曲评论笔记 。共五卷。为王灼晚年之作。内容首述古初至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列凉州、伊州等28曲,追述其得名之由来,与渐变宋词之沿革过程。论词推崇豪放,认为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但也不排斥婉约派词作,但特别批评李清照和柳永,体现了儒家礼教的偏见。总的来说此书搜罗丰富,见解精辟,有其独到之妙。

2.54 万字 | 2023-04-14 09:42更新

石点头
石点头

天然痴叟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石点头》又名《醒世第二奇书》《五续今古奇观》《鸳鸯谱》,是明代天然痴叟著小说集。小说题材的来源,多摭抬旧闻,改编历史故事。主旨多在宣扬忠孝节义、封建伦理道德。如《王本立天涯求父》,写孝子王本立历经艰险,漂泊12年,立志寻父,终于感动鬼神,使其父子团圆。《江都市孝妇屠身》写宗二娘卖肉屠身,以使丈夫能归养婆婆等。其中也有少数故事内容较好,如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叙贪官吾爱陶贪鄙凶残、鱼肉乡里事,反映了官场的黑暗,有一定暴露意义。

20.71 万字 | 2023-05-29 19:58更新

大明奇侠传
大明奇侠传

佚名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又名《云钟雁三侠传》、《大明奇侠传》。章回小说。著者不详,约成于道光间。五十四回。书叙明天启年间太师云定、御史钟珮、都统雁翎、翰林文正等忠正之臣与奸臣国舅刁发斗争事。其中又穿插他们的子女雁羽、钟山玉、云素晖、文翠琼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国舅刁发因强抢民女,为雁翎挫败,遂怀恨在心。刁发耍阴谋使雁翎全家离散。又陷害钟珮,在云太师率军西征时,刁发秘密设计谋害。但这些阴谋都遭失败,奸臣终被问斩,忠臣得到褒奖,才子佳人喜奉旨完婚。作者将忠奸斗争同爱情婚姻的善恶斗争结合起来,赋忠奸斗争以较为浓郁的人情味,又给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注入忠义的内容。但所宣扬的仍是封建伦理道德,格调不高。

18.40 万字 | 2021-06-01 16:01更新

后水浒传
后水浒传

青莲室主人 | 英雄传奇 | 已完结

《后水浒传》是明末清初青莲室主人辑长篇小说,四十五回。 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小说写宋江、卢俊义等梁山好汉被朝廷害死后,昏君奸臣依旧倒行逆施,荒淫误国。徽宗听信童贯等人联金攻辽之计,引起金兵大举向中原进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百姓流离失所。宋江转世的杨幺、卢俊义转世的王摩,和其他梁山好汉转世的马隆、何能等38人,在贪官污吏的逼迫下,于洞庭湖聚众起义、除恶扬善的事迹。《后水浒传》将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与南宋初年杨幺起义联系起来,给人以鲜明的启示:只要专制制度不除,民众的反抗即不止。小说承《水浒传》余绪,对好汉反暴政一面用笔颇多,但反暴政与侠客行侠不尽相同,其成就缺陷与《水浒后传》颇为相似,对于“侠义精神”和江湖行侠表现不多。

27.79 万字 | 2022-04-27 21:12更新

走马春秋
走马春秋

不题撰人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走马春秋》是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史话小说,全称《走马春秋全传》,一名《走马春秋演义》。 四卷十六回, 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同治五年(1866)前。

9.09 万字 | 2022-05-12 19:13更新

泰西水法
泰西水法

熊三拔 徐光启 | 农工百技 | 已完结

《泰西水法》:徐光启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共6卷。《泰西水法》是一部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称“是书皆记取水蓄水之法。”第一卷为龙尾车,用挈江河之水;第二卷为玉衡车,用挈井泉之水;第三卷为水库记,用蓄雨雪之水;第四卷为水法附余,讲寻泉作井之法,并附以疗病之水;第五卷为水法或问,备言水性;第六卷为诸器之图式。总目又对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进行了比较,对水利学作了较高的评价。明确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

2.31 万字 | 2022-05-13 14:51更新

尸子
尸子

尸佼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尸子 》(周)尸佼撰,(清)汪继培校正。此书主要写了对政治、经济、文化、学习等观点的看法。尸佼(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0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曰:“楚有尸子、长卢(长卢子)。……世多有其书故不论其传云。”魏国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人,另一说法是山东人。明于刑名之术,被称为“尸子”。《尸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的对应。他对于空间观、时间观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对“学积有生”、“从道必吉”、“重民”的观点作过重要的阐述。他一生中对于社会改革、对于哲学思想都有重大的贡献。全书已亡,难窥其原貌思想。

4.61 万字 | 2022-05-15 07:40更新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曼陀罗仙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文殊说摩诃般若经》、《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经》,简称《文殊般若经》等,为佛教经典。它是《大般若经》第七回的异译。其内容叙述文殊师利、佛如来及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之不可思议,及一相庄严三摩地等说法。改经后被编入《大宝积经》,成为第四十六会《文殊说般若会》。另有异译,本南朝梁僧伽婆罗所译《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1.16 万字 | 2022-06-13 08:06更新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

无罗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放光般若经,20卷。该经梵本为三国曹魏汉族沙门朱士行西行于阗得之。晋元康元年 (291)由无叉罗(一作无罗叉)、竺叔兰等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界内的仓垣水南寺译出。翻译后风行京华,研习者奉为圭臬,借《放光》弘扬般若学说,对当时义学影响很大。《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是在西晋时期较早传译到中国的大品般若经典,经中系统阐述了般若学的基本思想,如性空、诸法如幻、诸法皆假名、方便、二谛、法性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人们理解理解般若学有着重要影响。当时的佛教学者们从中吸收了般若精义,并把般若与玄学思想相结合,对般若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说,形成各自的宗派,对般若学在中国的发展及佛教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6.33 万字 | 2022-06-21 16:02更新

霞笺记
霞笺记

不题撰人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霞笺记》是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情楼迷史》。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据明人同名传奇改编。叙元朝李彦直与名妓张丽蓉以霞笺赋诗传情,两情正浓时,不料陆地起风波,都统制阿鲁台将张丽蓉送至京城,鸳鸯从此打散。张丽蓉辗转进入驸马府侍奉公主,李彦直得丞相伯颜之助中了状元,二人终于结成眷属。此白话小说乃据戏曲《霞笺记》改编,人物情节未作改动。

3.56 万字 | 2022-07-27 08:49更新

五美缘
五美缘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五美缘》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五美缘全传》,又名《五美再生缘》《再生缘》《再生缘全传》《大明传》,八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道光二年(1822)。 作品写才子冯旭与“五美”臣排陷,历茶坎坷而终于结合事。冯与纨狰子弟花文芳同时月英求婚,钱考文择婿,选中。花设计陷害冯,且经官断硬,钱婢翠秀雷名代嫁,并于洞花。冯流落淮安,与姚蕙兰成奸相沈谦子义芳欲强奸姚,被死,冯、姚因此被判死刑,临际,为冯舅父林璋救下。后冯元,值朝中兵马为西凉围困.举荐冯率军救援,以借刀杀人报仇。冯得朋友之助,不但解,且娶西凉公主哈飞英为妻,而还。钱及其婢翠秀,落霞亦“五美”皆受封为夫人。本旨在于宣扬多妻制和善恶报应俗观念,情节颇曲折,但多出于编造,人物形象亦嫌单薄。全书写一百五十余人。

19.15 万字 | 2022-08-30 19:33更新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诸葛武侯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又名《金函奇门遁甲秘笈全书》、《奇门大全》,署[汉]诸葛武侯撰,[明]刘伯温辑。此书最早的刻本出现于明万历年间,后屡经重刻增修而成。全书三十卷,全书收录了多个体系的秘本善本,包括奇门源流、烟波钓叟歌、起例、占断要诀,八门九星克应、奇门选择、分类占法、法术奇门等等,保留了许多失传的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3.49 万字 | 2022-11-01 20:4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