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集要颂经
法集要颂经

法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集要颂经》(经名)四卷,尊者法救集,赵宋天息灾译。即出曜经三十三品之法偈。

2.88 万字 | 2022-10-14 08:27更新

法句譬喻经
法句譬喻经

法炬、法立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句譬喻经》,又名《法句本末经》、《法喻经》、《法喻法》。印度小乘佛教经典。西晋法炬、法立共译。四卷。以一偈颂配一小段故事的形式,阐发偈颂所要说明的佛教道理。全经共三十九品,每品中故事多少不一,共计六十八个。这些譬喻故事不少颇具文学色彩和训世意义。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5.06 万字 | 2022-10-17 20:00更新

过去现在因果经
过去现在因果经

求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过去现在因果经》,凡四卷。又称《过现因果经》、《因果经》。为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系采释迦自传之形式,说其过去世为善慧仙人修行者,曾师事普光如来,至成佛后所说的本生之事迹,由于此一因缘,故于现世能成就一切种智。为汉译经典中,极具文学价值之佛传。此经另有绘卷形式之绘因果经(迄今流行于日本)。另有两种同本异译本:后汉竺大力与康孟详所译之修行本起经、吴·支谦所译之太子瑞应本起经两卷,此二本亦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然开元释教录则谓,除上记之外,另有三种异译本,即:后汉支曜所译之小本起经二卷、后汉康孟详所译之太子本起瑞应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之过去因果经四卷,惟此三本今皆不存。

5.28 万字 | 2022-10-17 20:05更新

生经
生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属本生类经典,由讲述佛陀及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缘之小经汇集辑而成,共有五十五经。提及佛教经典,经常会看提到一个词,三藏十二部经。所谓三藏,即经藏、律藏与论藏;而三藏十二部,则诸佛所说经典,可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包括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本生经为十二部经之一,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之故事,同时也有不少关于弥勒等诸弟子及其他诸佛之本生故事。

5.99 万字 | 2022-10-18 14:02更新

众许摩诃帝经
众许摩诃帝经

法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众许摩诃帝经》,佛教经典,梵名 Maha^sammata-ra^ja。凡十三卷。宋代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佛陀之传记,叙述释种之由来、释尊之一生,以至乌波梨归佛之事迹。经题“众许”为劫初王三摩达多(梵 Sammata)之意译,摩诃帝(梵 maha^ra^ja),大王之意。此经与唐代义净所译之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一至卷九同本。

6.95 万字 | 2022-10-18 14:19更新

佛说普曜经
佛说普曜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普曜经》(梵文名:Lalitavistara),又称《方等本起经》,大乘佛教经典,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经第三册。西晋永嘉二年(308年),由竺法护在天水寺译出,共八卷。主要讲述释迦牟尼由降生,一直到证悟成佛的故事。

8.28 万字 | 2022-10-24 15:52更新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

迦叶佛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撰集百缘经》,十卷。相传由释迦摩尼的弟子迦叶佛整理,吴·支谦译。又称《百缘经》。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册。系以百种事缘来说忝恶业果之事实。全书共分十品,即〈菩萨授记品〉、〈报应受供养品〉、〈授记辟支佛品〉、〈出生菩萨品〉、〈饿鬼品〉、〈诸天来下供养品〉、〈现化品〉、〈比丘尼品〉、〈声闻品〉、〈诸缘品〉。每一品各有十缘,故总共有百缘。

8.17 万字 | 2022-10-24 15:56更新

悲华经
悲华经

昙无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悲莲华经》又名《悲华经》,分为十卷六品,十六国时代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乾隆藏第三十三册。全经旨在叙述和赞叹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所发秽土成佛之广大誓愿,详述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时,以大悲心哀愍恶世无依无怙的苦难众生,誓愿摄取不净国土,作大饶益,调服教化烦恼愚痴的秽土众生,令得解脱苦海。

10.19 万字 | 2022-10-24 16:29更新

出曜经
出曜经

竺佛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出曜经》,三十卷。印度·法救菩萨造,后秦·竺佛念译。又称《出曜论》。收在《大正藏》第四册。全经系由诗颂(uda^na,即优陀那,感兴偈),及注释此诗颂之故事(avada^na,即阿波陀那、譬喻)所组成。系对《法句经》所作之解释。其中所揭偈颂,多与吴·维只难译《法句经》一致。而用以解释偈颂的因缘故事,则与晋·法炬、法立共译的《法句譬喻经》相符,惟前者所举较后者为广。

26.07 万字 | 2022-10-24 16:33更新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

阇那崛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一年(587~591),阇那崛多译,僧昙、费长房、刘平等笔受。原有彦琼制序,今不存。本经是以昙无德部所传的佛传为主,集合摩诃僧祇、萨婆多、迦叶维(一作迦叶遗,迦叶惟)、尼沙塞(一作"弥沙塞")四部所传,以及《譬喻经》等异说而成的一部综合佛传,并以昙无德部的《释迦牟尼佛本行》的经名为本书名,而称为《集经》。

45.67 万字 | 2022-10-25 07:57更新

自在王菩萨经
自在王菩萨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自在王菩萨经》,(经名)二卷,鸠摩罗什译。自在王菩萨请问自在法于佛,佛答以戒自在,五神通自在,乃至无碍慧自在等,及说菩萨之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1.76 万字 | 2022-10-26 09:33更新

奋迅王问经
奋迅王问经

般若流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奋迅王问经》,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等译,与《自在王菩萨经》同本

2.12 万字 | 2022-10-26 09:40更新

开元占经
开元占经

瞿昙悉达 | 天文算经 | 已完结

《开元占经》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它是印度后裔天文学家瞿昙悉达于唐开元二年(714)主持编纂的,历经十年左右。全书120卷,这部书事关占星,因而唐以后各代政府均秘而不传,藏于宫闱。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安徽道士程明善在古佛籍中发现了一个传抄本,于是它开始在民间流传,后清收入《四库全书》。《开元占经》辑录现已失传的古代天文、占星著作77种,纬书82种,是座大型的历史文献宝库。书中收有大量关于天文星象及各种物象变化的占语。亦搜集到古代甘氏、石氏、巫咸氏三家的占经资料,保存了不少古代天文占候方面的文献。书中还介绍了印度的《九执历》,对中国的天文学、星占术都有很大的影响。

67.75 万字 | 2022-11-01 19:26更新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惟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为北宋新译佛典,宋释惟净等译,首刊题记四行:“敷文阁直学士、左朝议大夫、潼川府路都钤辖安抚使、知泸州军州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使、赐紫金鱼袋冯檝,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舍俸添镂经板三十函,补足《毗卢大藏》,永冀流通。劝缘福州开元禅寺住持慧通大师了一题”,题刻比较完整,字迹也很清晰。据考,慧通大师自宋绍兴十八年闰八月至二十一年二月(1148~1151)任福州开元寺住持,因此,该经卷的刊刻当在此期间。

7.91 万字 | 2022-11-02 08:19更新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又名《僧伽吒经》)有两个译本。《僧伽吒经》是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所译,《佛说大集会正法经》是宋朝施护大法师所译。两个译本均收录于《乾隆大藏经》(亦称“龙藏”)。其中,《僧伽吒经》收录于“大乘单译经”部分,《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则收录于“宋元入藏者大小乘经”部分。 “僧伽吒”旷劫难遇,为一切正法聚。这部经书,从某些意义上讲了自性十方诸佛的安心之处,自性诸佛古劫大乘小乘的根本。

3.29 万字 | 2022-11-02 08:21更新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

昙无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方等大集经》梵文 Mahāvaipulya mahāsamghāta sūtra,佛教经典,属于各种大乘经籍的汇编,简称《大集经》。出现的年代和地区,学者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此经是经过不同历史阶段逐渐汇集编定的,最早出现的时间大概在龙树在世和《大乘起信论》问世之间,即公元2~3世纪。有的学者还认为在龙树以前已经存在的《宝顶经》与此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集经》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编纂,大概在公元400年左右,也有人认为在5世纪以后。巴基斯坦基尔基特有《大集经》的梵文残篇出土。梵本《大集经宝幢陀罗经》即《大集经》中的《宝幢分》。

66.13 万字 | 2022-11-02 16:10更新

大哀经
大哀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全称《如来大哀经》。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八卷。是《大集经》中《璎珞品》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的异译本。共二十八品。经中谓佛陀成道后第十六年为诸菩萨宣说菩萨所行之无碍法,又为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宣说应修戒、定、慧三学及陀罗尼之四种璎珞庄严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6.77 万字 | 2022-11-02 16:39更新

阿差末菩萨经
阿差末菩萨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阿差末菩萨经》,七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大乘部无尽意菩萨经同本。梵语阿差末。此翻无尽意也。

4.68 万字 | 2022-11-03 12:56更新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宝女所问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宝女经》、《宝女三昧经》、《宝女问慧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内容叙述佛为宝女说实语、义语、毗尼、十力、四无畏等法门。凡十三品,即问慧、发意三十二宝、聪明、问宝女、八力、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法行、不退转、大乘、嘱累品。 本经之异译本有《大集经》第三会〈宝女品〉及西藏译本。后者近似本经,但不分卷;前者则较本经晚一五0年左右译出,而篇幅不及本经之一半。

3.43 万字 | 2022-11-03 12:58更新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伽陀耶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无量义经》,梵名amitarthasutra,全一卷,分三品,由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于建元三年传入中国,与《法华经》、《观普贤经》合称“法华三部经”。《无量义经》乃佛陀住世后期所说,因有情众生烦恼无量,是故佛陀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无相之本性。此经内容又多以《法华经》为中心,因此也是《法华经》之开经。

0.98 万字 | 2022-11-03 13:0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