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别集 > 文简集
文简集

文简集

孙承恩
36.41万 字 总点击 8224 推荐票 197

《文简集》,又称《瀼溪草堂稿》。诗文集。明孙承恩撰。五十八卷。 承恩字贞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德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谥文简。承恩博稽宏览,为文深厚尔雅。是集为其门人杨豫孙、董宜阳等编。凡四十一万字。卷首有陆树声序。正文含疏、表、讲章七卷,赋、诗、词、曲十九卷,杂文等三十二卷。其文纯正怡雅,有明初作者之遗风,与七子相异。有万历十一年(1583)刊本,《四库全书》本。

书友评论
《文简集》,又称《瀼溪草堂稿》。诗文集。明孙承恩撰。五十八卷。 承恩字贞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德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谥文简。承恩博稽宏览,为文深厚尔雅。是集为其门人杨豫孙、董宜阳等编。凡四十一万字。卷首有陆树声序。正文含疏、表、讲章七卷,赋、诗、词、曲十九卷,杂文等三十二卷。其文纯正怡雅,有明初作者之遗风,与七子相异。有万历十一年(1583)刊本,《四库全书》本。
最新章节 :   文简集卷五十八 更新时间 : 2024-08-27 10:27

作者作品
同类推荐
  • 王子安集(二十卷)

    作者 : 王勃

    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杨炯编的二十卷本和《旧唐书》著录的三十卷本,今皆亡佚,张燮本是现存最早的本子。清同治年间,吴县蒋清翊撰有《王子安集注》二十卷。这个注本不但辑得王勃若干亡佚的诗文,且在文字校订、篇目考证上皆优于他本,其注亦简明扼要。

  • 海忠介公全集

    作者 : 海瑞

    《海忠介公全集》,明海瑞(1514—1587)撰。十二卷。瑞字汝贤,一字国祥, 自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曾官南平教谕,应天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家境清贫,为官清廉。一生惩治贪污,平反许多冤案,人称“海青天”。曾因上疏触怒世宗,逮狱论死;亦因得罪权贵被罢官十六年。七十二岁又被起用,病卒于任。时市面停业,送葬哀悼之列百里不绝。卒谥忠介。

  • 韩愈集

    作者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文学上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出以先秦两汉古文为创作标准;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在诗、文方面的创作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韩愈集》为汇编的韩愈作品集,涉及书、启、序、祭文、碑文、墓志、铭文、表状、记传、杂文等各体。

  • 至正集

    作者 : 许有壬

    《至正集》,元代诗文别集。原本100卷,现仅存81卷。许有壬撰。《四库全书》曾据河南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刚编成,并由门生集录缮写完毕,许有壬就去世了,其子许桢仓皇轻装南行,书籍遗稿损失殆尽。此后《至正集》便久无传本。明朝中期以后,《至正集》复出,已佚去19卷。仅有81卷。本书善本,有明崇道堂抄本。卷1为赋,卷2-11为古诗,卷12-22为律诗,卷23-28为绝句,卷29为绝句、联句,卷30-35为序,卷36-43为记,卷44-64为碑志,卷65为说,卷66为诔、传、解、铭、箴,卷67为赞,卷68为颂、辞,卷69为文,卷70为诏、制、表、笺、疏、启、卷71-73为题跋,卷74-77为公移,卷78-81为词。许有壬是元代后期的元老重臣之一,他从政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至正集》所收的许多作品可以补正史实。他的文章以雍容典雅为特点,诗词则因应酬之作较多,艺术水平较为一般。

  • 解学士文集

    作者 : 解缙

    《解学士文集》,诗文别集。十卷,其中诗四卷。明解缙撰。解氏冤死后,家被籍没,诗文稿零落。明英宗天顺(1457—1464)初,黄谏慕其人,方始辑其遗稿。黄在序中曾缕述辑解缙诗文之难。缙天才骏发,属文作诗多不留稿,另外由于缙遭遇奇特,生前即享大名,冒名顶替之作亦颇不少。黄谏初编,仅在京师“遍求士大夫家及闻人口诵而录之”,加自己所藏者,共得古、今诗二百五十五首、文十七篇,编校成集,分为六卷,托人刊刻。此为缙身后第一个诗文集刻本。六卷本行世后又从友人手中及解缙经行之地收录一些解缙诗文,按地里岁月远近编为三十卷,名为《解学士先生文集》,刊于天顺八年(1464),前有黄谏、蔡朔二序。此本传世较少,近世藏书家很少寓目,可想在明代流播似亦未广。明世宗嘉靖(1522—1566)间,罗洪先与缙从孙解桐在三十卷本基础上(从此本首录黄、蔡二序,可知罗、解曾见黄氏刻本),蒐辑散亡,稍剔其伪,重编缙集,分为十卷,其中诗集部分,先将应制之作另编一卷,排在集首,其他按体编排,依次为四古、五古、五律、五绝、五排、七古、七绝、七律、赋、词等。此本刊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传世稍多。清圣祖康熙间,缙十世孙解悦重编解集,并加补葺校勘,厘为十六卷,诗五卷,刊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另有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