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历史演义 >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佚名
34.09万 字 总点击 7582 推荐票 394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明代短篇小说集。40卷。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明刊本题“李卓吾先生秘本”,“诸名家汇评写象”。卷首序署“庚辰秋仲磊道人撰于西子湖之萍席”。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皆有藏本。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残本(缺5—9卷)。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十万卷楼石印本,每卷一图。有总评和旁评,题署同前。这部小说共写了“宰予昼寝”,“公冶苌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有澹台灭明者”等40个故事,各以“四书”中一句话为标题,各写春秋战国时一个人物。其中以“子路问路”、“孝哉闵子骞”、“公输子之巧”写得比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文学性较强。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这四十篇文字正文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源于《四书》,每卷题目也均取自《四书》中的原句。因其所描写的《四书》中提及的人物分属于春秋列国,“那时天下有七十二国”(卷三五),故冠之以“七十二朝人物”。

书友评论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明代短篇小说集。40卷。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明刊本题“李卓吾先生秘本”,“诸名家汇评写象”。卷首序署“庚辰秋仲磊道人撰于西子湖之萍席”。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皆有藏本。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残本(缺5—9卷)。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十万卷楼石印本,每卷一图。有总评和旁评,题署同前。这部小说共写了“宰予昼寝”,“公冶苌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有澹台灭明者”等40个故事,各以“四书”中一句话为标题,各写春秋战国时一个人物。其中以“子路问路”、“孝哉闵子骞”、“公输子之巧”写得比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文学性较强。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这四十篇文字正文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源于《四书》,每卷题目也均取自《四书》中的原句。因其所描写的《四书》中提及的人物分属于春秋列国,“那时天下有七十二国”(卷三五),故冠之以“七十二朝人物”。
最新章节 :   卷四十 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更新时间 : 2024-07-16 08:10

作者作品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秦并六国平话

秦并六国平话

七国春秋平话

七国春秋平话

武王伐纣平话

武王伐纣平话

五虎征西

五虎征西

刘墉传奇

刘墉传奇

大八义

大八义

搜神记(道藏本)

搜神记(道藏本)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徐仙翰藻

徐仙翰藻

吕祖志

吕祖志

郭店楚墓竹简

郭店楚墓竹简

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

昭君艳史演义

昭君艳史演义

西施艳史演义

西施艳史演义

台战演义

台战演义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续传灯录目录

续传灯录目录

禅苑蒙求拾遗

禅苑蒙求拾遗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因师集贤录

因师集贤录

请益录

请益录

依楞严究竟事忏

依楞严究竟事忏

云栖净土汇语

云栖净土汇语

证道歌注

证道歌注

释氏蒙求

释氏蒙求

八识规矩论义

八识规矩论义

莲邦诗选

莲邦诗选

金刚经灵验传

金刚经灵验传

道典论

道典论

急救仙方[道藏本]

急救仙方[道藏本]

太平经钞

太平经钞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净土证心集

净土证心集

表无表章栖玩记

表无表章栖玩记

金刚錍论释文

金刚錍论释文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四教仪备释

四教仪备释

律宗新学名句

律宗新学名句

万法归心录

万法归心录

随缘集

随缘集

清珠集

清珠集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

净土绀珠

净土绀珠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太上三洞神咒

太上三洞神咒

赤松子章历

赤松子章历

太上洞渊神咒经

太上洞渊神咒经

灵宝玉鉴

灵宝玉鉴

道德真经解

道德真经解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法界安立图

法界安立图

禅门诸祖师偈颂

禅门诸祖师偈颂

释迦如来行迹颂

释迦如来行迹颂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

无上内秘真藏经

无上内秘真藏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道法会元

道法会元

台宗精英集

台宗精英集

释迦如来应化录

释迦如来应化录

角虎集

角虎集

径石滴乳集

径石滴乳集

禅林备用清规

禅林备用清规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拈八方珠玉集

拈八方珠玉集

唯识开蒙问答

唯识开蒙问答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观佛三昧海经

观佛三昧海经

佛名经(十二卷)

佛名经(十二卷)

华手经

华手经

诸法集要经

诸法集要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贤劫经

贤劫经

入楞伽经

入楞伽经

月灯三昧经

月灯三昧经

菩萨璎珞经

菩萨璎珞经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

正源略集

正源略集

律苑事规

律苑事规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不退转法轮经

不退转法轮经

宝云经

宝云经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

阿差末菩萨经

阿差末菩萨经

金刚经

金刚经

混元八景真经

混元八景真经

还丹肘后诀

还丹肘后诀

书法三昧

书法三昧

搜玉小集

搜玉小集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太上六壬明监符阴经

太上六壬明监符阴经

仪礼

仪礼

《贞陵遗事》《续贞陵遗事》辑佚

《贞陵遗事》《续贞陵遗事》辑佚

大金吊伐录

大金吊伐录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九章算经

九章算经

孔子诗论

孔子诗论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上洞心丹经诀

上洞心丹经诀

续佛祖统纪

续佛祖统纪

老子像名经

老子像名经

养生秘录

养生秘录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

修炼大丹要旨

修炼大丹要旨

教观撮要论

教观撮要论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金刚经科仪

金刚经科仪

抱朴子神仙金汋经

抱朴子神仙金汋经

女青鬼律

女青鬼律

太清金液神气经

太清金液神气经

法海遗珠

法海遗珠

无上秘要

无上秘要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诸家神品丹法

诸家神品丹法

庾道集

庾道集

摩尼教下部赞

摩尼教下部赞

老子化胡经

老子化胡经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六壬论命秘要

六壬论命秘要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

古三坟

古三坟

貂蝉艳史演义

貂蝉艳史演义

绣像红灯记

绣像红灯记

佛说佛名经(三十卷)

佛说佛名经(三十卷)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孙子集注

孙子集注

无明罗刹集

无明罗刹集

序跋集萃

序跋集萃

经义模范

经义模范

草庐经略

草庐经略

金刚三昧经

金刚三昧经

大方广十轮经

大方广十轮经

六壬大全

六壬大全

御定六壬直指

御定六壬直指

方广大庄严经

方广大庄严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菩萨本行经

菩萨本行经

呼家将

呼家将

守宫砂

守宫砂

杀子报

杀子报

绿牡丹

绿牡丹

龙凤再生缘

龙凤再生缘

聚仙亭

聚仙亭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

鬼神传

鬼神传

红风传

红风传

八美图

八美图

野老书

野老书

痴人福

痴人福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林公案

林公案

大明奇侠传

大明奇侠传

魏阉全传

魏阉全传

说唐三传

说唐三传

狄公案

狄公案

施公案

施公案

同类推荐
  • 前汉书平话

    作者 : 佚名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作者 : 佚名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浓情快史

    作者 : 嘉禾餐花主人

    《浓情快史》又名《媚娘艳史》,是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三十回。题“嘉禾餐花主人编次,西湖鹏鷃居士评阅”,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浓情快史》的故事构架,来自晚明已出隋唐演义小说,专写武则天事。写武则天人宫前的经历,即其父四十无子,其母张氏梦玉面狐而有孕,生媚娘即则天。十三岁起与武三思、张昌宗、张玉、江秉、白分子的各种关系,是此书之特有创作。至武则天入宫,从太宗宠幸,与高宗调情,游上苑观花,直至与薛敖曹交等。 [2] 书杂采多种小说如《如意君传》《素娥篇》等而成,每杂乱无章,复有不联贯衔接处。

  • 隋炀帝艳史

    作者 : 齐东野人

    《隋炀帝艳史》是又名《风流天子传》,全称《新镌全像通俗演义隋炀帝艳史》,是明代齐东野人创作的长篇小说。共8卷40回。成书于明崇祯四年(1631)前。该书铺叙隋炀帝从篡夺帝位到身死国亡的一生主要事迹,塑造了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帝王形象。虽对封建君主的放荡生活带着欣赏,但仍较为深刻地揭露了隋炀帝虚伪忌刻穷奢极侈、贪恋女色的丑恶本质,并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小说组织精密,语言流丽,有一定艺术水平。

  • 武王伐纣平话

    作者 : 佚名

    《武王伐纣平话》,别名《全相武王伐纣平话》《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是宋元时期的话本。或称《吕望兴周》,为上、中、下三卷,就是宋代说话人的旧蓝本,经元代说话人补充修订,在至治年间(1321—1323)由建安虞氏刊刻的。叙述姜太公辅助周武王灭商的故事。书中说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杀戮无辜,残害忠良,有十条大过,最后被武王、姜太公捉住,由其子殷郊处死。平话与史书记载有很大不同。如开头说纣王有八伯诸侯,即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等八个诸侯。书中有不少神怪情节,如说妲己为九尾狐化身,屡次施展妖术;姜太公能神机妙算,预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