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论语》是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所撰的一部女子训诫书籍。“若莘诲诸妹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 从孔孟“妇人从人者也”等言论始,到西汉刘向《烈女传》、东汉班昭《女诫》、晋代《女史箴》、明代《闺范》、清代《教女遗规》,古代社会对妇女行为进行规范的文章不胜枚举,《女论语》更是直接承袭了《论语》之名。
-
毛诗正义
《毛诗正义》是《诗经》的研究著作,又作《孔疏》。是唐贞观十六年 (642)孔颖达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为当时政府颁布的官书。 [1] 最初是摘字本,即将需要解释的《毛诗》正文、毛《传》、郑《笺》的字句用朱笔摘出来罗列,再在后面用墨笔加以疏解,因此《毛诗》原文及毛《传》郑《笺》在这一版本系统中并非完璧,故而又称“单疏本”。今存单疏本以敦煌藏经洞出土及日藏唐写本为最古。
-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所撰《周易集解》是唐前易学研究集大成式的作品,该书收录了子夏、孟喜、京房、马融、荀爽、郑康成、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瓛、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崔觐、孔颖达等二十余家易学方面的学说,集腋成裘,杂而不越,较为客观地呈现了唐代以前易学疏解的全景,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和资料参考价值。此次整理,以现存最早之足本明嘉靖三十六年朱睦㮮所刻聚乐堂本为底本
-
周易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
周易正义
《周易正义》,古代易学著作。南宋初国子监所刻 《周易》 单疏本。为传世孤帙,十四卷全。《周易》亦称《易经》,儒家经典之首,三国·魏·王弼和晋·韩康伯均为《易经》作注,唐代孔颖达奉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首即《周易正义》。 正义又称疏,系在正经注基础上,融合众多经学家见解,对原有经注进行疏证,并对注文加以注解。唐宋以来,历代科举取士皆以经书及其注疏为依据,故群经注疏之写本、刻本流传甚多。北宋国子监有诸经正义单刻本,称单疏本,南宋时又复刻之。今传世群经注疏以单疏本为最早,而流传至罕。
-
子夏易传
《徠子冄夏易頭传樤》,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所撰。